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斯奈德,从曾经伐木过的美国西部启程,跋涉日本、印度,带着东方哲学和精神归国并重新审视西方。《偏僻之地》中的八十余首诗作,记录斯奈德寻找自我定义之旅,在荒凉凋敝的土地开辟意识的自得之境。本诗集还收录有斯奈德翻译的日本诗人宫泽贤治的诗。
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开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点,并推进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 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
本书是美国《纽约客》杂志资深编辑玛丽诺里斯女士所撰写的一本散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回忆了与自己整个人生深度纠缠在一起的希腊文化。在书中,作者通过两条主线探讨这段回忆。其一是自己学习希腊语的经历,在这条主线中,作者不仅发现这门古老的语言仍然以各种形式在现代人日常交流的语言中焕发生机,而且学习这门语言的过程也为作者带来了许多乐趣。例如作者用大量篇幅讨论了荷马史诗中关于颜色的词汇,并将这些词汇与英文进行对比,展示了希腊语独特的魅力。而在自己遭遇职业危机时,她参加的古希腊语戏剧表演也让她获得了慰藉
本书是伯吉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回顾和自我审视,既有在犯罪嫌疑人再次犯案前将其缉拿归案的欣喜,也有对受害者的强烈共情与关怀,还有对侧写可能导致无辜者蒙冤的遗憾与反思。
盖尔和卡罗琳都是作家,她们因养狗而相遇相知。两个人一起遛狗、漫步,你教我赛艇,我教你游泳,随时随地分享对阅读、写作、生活的诸多感受。十年间,相依相伴的一对朋友生长出深厚的情感与精神联结。卡罗琳在42岁那年被诊断为肺癌,盖尔陪伴好友走到了生命尽头。此后的岁月里,盖尔学着接受伤痛、拥抱未知,写出了这本细腻动人的思念与回忆之书,为读者展现了女性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艰辛而充实的女性成长历程。
影评人B无意间发现了一部无人看过、长达三个月的定格电影。他决心将电影公诸于世,却在归途突遇大火,等他醒来时,电影只残存一帧胶片,B也失去了关于电影的大部分记忆。他决心找回这部电影。
一部长达三个月的定格电影;一帧在大火余烬中残存的胶片;一段如坐过山车般起伏、如梦境般吊诡的奇旅;一个失意落魄的可悲的影评人为了这部电影赔上了所有;这段无法逆转的艰苦跋涉,终点是所有人的死亡。
本书收录了《巴西一夜》《尤哈娜和什梅尔凯》《成双》《通灵之旅》《艾尔卡和梅厄》《迈阿密海滩的聚会》《两桩结婚和一场离婚》《关撒旦的笼子》《甲壳虫兄弟》《孩子知道真理》等短篇小说。
《放学后》是一本充满温情的儿童成长小说。全书由十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孩子们放学后从学校到家的路上发生的故事。每个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或大或小:比如,有的孩子常年受鼻塞困扰;有的孩子爱滑滑板却受到同龄人刁难;还有的孩子很怕临街人家的狗,一直在计划怎样绕路回家得以逃生;有的孩子因家人患病或出过车祸,害怕面对离别和失去……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困惑,但他们也都满怀童心、善良和创造力,在积极勇敢地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现实的苦涩。作者描绘出了一个真实又引人共鸣的学校小世界,里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全球知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庄园主家的女儿郝思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曾被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的体验和感受,以及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和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通过对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大时代的风浪中,坚强的个体凛然面对严酷的现实,成为
本书讲述了:天体生物学家西奥,和他那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子罗宾,就生活在这里。面对世界根本的破碎,更多的同理心意味着更深的痛苦。问题不在于为什么罗宾又恶化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其他人都保持如此疯狂的乐观。见过地球上再无人得见的星星,亲历变化与时间、轮回与多元,于是只有罗宾,只有这可怜的小家伙问出那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