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复杂、生态资源最富集、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地位最突出的省份之一,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云南省明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大任务。围绕美丽云南建设,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三个基本问题。本书就是从理论上回答建设美丽云南“怎么看”,重点在于阐述认识上的重要性,探究其科学内涵;从实践上落实美丽云南“怎么干”,重点在于梳理美丽云南建设的关键内容。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湖南省政府、企业、民众、学术界、社会组织等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模式与成效。本书从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发,遵循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题与案例相结合,全面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问题与不足、路径模式与保障举措。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山青水绿”,适宜的生态环境规制手段和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围绕这一话题,本书从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这两个切入点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机制和制约因素,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框架,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本书以内陆河高寒地区为核心研究区,针对高寒山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衔接国家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高寒地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提出高寒地区生态治理的技术与模式,为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退化,提高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区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综合目标,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保障。旨在为高寒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技术示范与模式推介。
本书主要总结归纳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进展,收录《中国西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市场分割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现代城市绿色发展的创意经济路径探析》《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城市共享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等文章。
本书系统介绍了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理论,全书分为七章,在总结水生态功能分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滇池流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布概况,以及水资源、水环境、大型水生生物等水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了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的驱动机制,以此构建了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1-4级分区指标体系,*后对分区结果进行了功能评价,并提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以及保护建议。
2000-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先后开展了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生态现状调查。 生态现状调查采用现有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和遥感调查的方法进行,并通过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深入揭示我国的生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其主要目标是:(1)掌握生态现状及其动态变化;(2)建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