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文化、区域文化、文化史、马克思主义文化与社会科学、海外中国文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
本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自2012年创刊迄今,已出版发行了八辑,每辑都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深厚的理论承载。按照CSSCI收纳指南,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常设栏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建设、党史党建、首都视野、海外观察、探索与争鸣等。本辑的主题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本书以1978年以来的广东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力图建构广东改革叙事史。书中集中研究了四大问题:一是改革的内涵、广东改革的实质,以及广东改革的多维背景;二是广东改革之路;三是广东改革特征与改革规律;四是广东改革的前瞻性思考。
为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全书共17章,38万余字。在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本书编写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着力阐明这一思想中具有基础性、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这一思想的立论基础、时代背景、主题主线、历史贡献,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两者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分伯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一定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内聚强大的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密切相连。价值观自信离不开对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文化自信的树立和坚定需要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中国梦近在咫尺,这就需要中国人民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心聚力。
本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自2012年创刊迄今,已出版发行了八辑,每辑都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深厚的理论承载。按照CSSCI收纳指南,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本辑的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栏目如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道路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本书从学术层面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zuixin成果。具体考虑从辉煌成就、伟大道路、光辉实践、时代风采等方面,纵向式、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光辉业绩,尤其注重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这深刻变革和伟大实践中党和人民所展现的创造精神和时代风貌。
本书为《纵观上海》丛书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指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梳理、分析、研究了上海改革开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论证了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改革开放与体制完善的关系,同时对“上海经验”中折射出的“中国模式”作了相关考察,最终完成这部客观中肯、史料丰富的上海当代史。作为一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专著,它不仅为上海研究提供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地方史资料,同时也为中国改革开放相关研究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与奋进历程;生动描述了新中国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