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自2012年创刊迄今,已出版发行了八辑,每辑都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深厚的理论承载。按照CSSCI收纳指南,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常设栏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建设、党史党建、首都视野、海外观察、探索与争鸣等。本辑的主题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序言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我们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必须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唐立军,工学博士、教授,教授职称,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主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谈 / 1
从学理上加强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 / 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11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 / 14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内涵 / 19
中国制度的人民底蕴 / 24
坚定制度自信 提升治理效能 / 2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3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历史意义 / 37
如何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 52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分析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75
构建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监督模式的理论思考 / 77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意蕴 / 9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建重要论述研究 / 10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创新研究 / 139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 / 141
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1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因、内涵及其实质 / 173
乡村公共财产治理的公平化价值归宿 / 201
后记 /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