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概念使用、方法特点、表达方式和理解维度作出了总体分析,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逻辑上的梳理,从而有效地凸显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关切,彰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语境之下,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探讨必然要纳入到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关切中去,这也是坚持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的认知逻辑的必然结果。作者强调,只有回归到马克思的文本当中,才能返本开新,才能对于当今时代的
本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与理论构架, 深入解读了十五篇 (部)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著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考论蕴涵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观点、精辟论断和方法指南, 着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原则和方略。
马克思思想过时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忽然发现,原来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都曾论述过,替换掉一些具体词汇,他的论断依然有效。马克思思想仍然是解读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好武器。尽管《资本论》是在19世纪的工业环境中完成的,但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当今依然有效。不同的地方在于,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形式已经有了异常复杂的内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剩余价值、剥削、异化等理论的新内涵,以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思想,并用来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跨越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本书旨在探究并梳理《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重要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的深度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权:文本与解读》是一部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思想的经典论述进行正本清源式系统解读的研究性著作。本书导论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发展进行梳理,从宏观维度展现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总体理论面貌;主体部分选取30篇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在保证原文论述逻辑结构连贯的前提下,摘选其中关于人权的论述,并加以逐段解析,以期尽可能直观地展示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脉络,努力还原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本来面貌。
本书从论证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学科化依据开始,顺着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现实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具体探讨和回答了如下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学何以成“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女性学?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理论体系有哪些?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中国实践体现在哪里?本书的特色在于从学科意义上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女性学,并结合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尝试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学科特质、理论基础和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回应当前女性解放历程中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从基督教到拜物教:现代性溯源及其概念的生产”“从哲学到政治经济学:现代性的反思与重建”“《资本论》的前提: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转变”“《资本论》现代性批判的辩证法”等。
本书作为马恩经典著作资料丛书中的一本,是恩格斯批判蒲鲁东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住宅短缺这类社会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住房短缺的根源是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此外,恩格斯还就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了深刻论述。他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掠夺,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本册为英文版。
本书作为马恩经典著作资料丛书中的一本,是马克思批判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阐发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散布的取消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改良主义观点,批判了他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强调工人阶级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根本改造的真正的社会力量,阐明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斗争的目标和形式。本册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的汇纂。《〈马藏〉研究》第三辑收录的论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藏》编纂与研究”课题组近一年来部分研究成果的汇集。大部分作者都参与了《马藏》第一部至第四部的编纂工作。本辑的论文,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经典著作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图景、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的总体性探讨,也有对《马藏》文本和著译者群体的考证和专题研究,以及对新近完成编纂的《马藏》成果的介绍。本辑的论文,在文献、研究范式及学术观点上,都体现了目前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