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单读》继《明亮的时刻》之后,再一次推出关注女性创作的合集,收录了一组评论、一组小说,以及影像、随笔、诗歌。这些体裁不同的作品,既有对香特尔·阿克曼、张爱玲、赛珍珠开拓性工作的回望,也呈现了当下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声音,和她们广阔多义的情感。当女性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无论是记录自己的生命经历,还是重新发现历史的角落,又或者出神前往未可知的领域——她们都在冒险走出一个个房间,勇敢地回答并实践“我将如何生活”。
本套书均为《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集,一共规划出六本,打算以新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为经,以文史哲经社法六大学科为纬。从各学科中遴选出有一定代表性、时代性、学术性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专题,每个专题拟选编15篇左右的文章,作者主要以健在的中青年专家为主。各个专题单独成书,一共六本。希望能够以一个断面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变迁的历史,展示新时期中国学人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以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为论文集。《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7》遴选了近年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翻译、文学与文化、语言与语言教学三大部分,涉及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及相关研究。其中,翻译部分收文6篇,文学与文化部分收文7篇,语言与语言教学部分收文11篇。论文集体现了学院传统优势的学科方向,展示了学院在此领域取得的成绩,突出特点是视域扩展,融合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突破传统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和翻译的疆界,研究具有一定深度。
胡适的一生,虽然命运跌宕起伏,非议也至今未停,但无论怎样,他都始终不曾被背叛五四时代的理想与精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所奋力开拓的新文化运动和自由民主运动,实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适一生的著述涉猎甚广,且极具思想锋芒,对于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思想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编选的这本《胡适经典文存》,是从胡适的全部著述中精选出来的,偏重于哲学和文学两方面。
本书收录了《“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我们的全球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一个多元与多重文明的世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文章,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探讨了文明的对话、变化的世界、共同的挑战、大学的责任四大主题,并形成三张学术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议的“文明互鉴名片”。
本书收录了《李公麟年谱》《面向宋真宗的读史诗创作:夏竦奉和御制读史诗略论》《南宋后期蜀中诗人的交游空间与诗歌唱和》《南宋科考律赋集<大全赋会>考述》《宋代禅林请疏考论》《唐宋清规变革下的诗歌书写——以法器声音焉中心》等文章。
《中外人文精神研究》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辑刊,目前主编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研究员,编委会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青年学术骨干。自2008年至2022年,本刊共编辑出版15辑。本期《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十六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分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中西诠释学”三个栏目,聚焦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中西诠释学的热点问题及前沿问题而展开。
本书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出版研究深入、创新程度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论文, 以突出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科研支持, 对他们优秀研究成果的鼓励与传播。本书邀请2021年度获得该项目资助的作者撰写每篇约5000字的研究成果概要, 并将这些概要按照一定学科顺序编排成集, 一方面记录这些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索引, 为今后不断积累和总结相关研究和项目提供借鉴。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等学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北大青年是“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贡献者、见证者,保持与党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向是新时代北大青年必然的时代选择。 本书精选出第三期北京大学青年理论骨干人才培训计划中学员撰写的多篇优秀文章,聚焦建党百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光辉历程,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切入点,展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时代的方向在青年,传承民族精神、接力时代使命,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亦是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 本书精选第二期北京大学青年理论骨干人才培训计划中学员撰写的优秀文章,字里行间既体现出青年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