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系统介绍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管理、节约保护以及水能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水资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涵义、特点以及我国水资源概况,为读者提供了对水资源及其重要性的初步认识。第2章至第7章深入探讨了水资源的调査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管理、节约保护和生态补偿等方面内容。第8章详细介绍了水能资源的估算、水电站开发布置和水能计算等关键技术。第9章系统介绍了水库特性、兴利调节的作用及分类,以及兴利调节
本书分理论篇、技术篇、实践篇3个主要篇目以及前言、附录等,其中,理论篇包括精细管理现实需求、精细管理理论基础、水利工程精细管理理论体系等章节;技术篇包括标准体系、精密监测、精细管理、数字化应用等章节;实践篇包括推进实施、典型案例和成效分析等章节。阐述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支撑以及探索实践,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经验借鉴。本书提出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模式、重点任务、实现路径。围绕管理任务、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评价和管理平台,细
水库群联合调度是实现江河安澜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法。水库群防洪-供水-生态调度理论与方法聚焦长江流域的防洪、供水和生态问题,以复杂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围绕多维随机变量耦合的多目标协同优化关键技术难题,研究非线性河道洪水演算方法及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法,阐明洪水资源化利用的风险调控方法,构建水库群供水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变化环境下的河流栖息地影响分析。本书部分彩图附彩图二维码,见封底。
本书以三峡水库及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涵盖预报调度技术、减淤调度、汛期洪水资源利用、汛前消落与汛末蓄水、水沙变化与河道治理、水生态与水环境、联合调度平台建设等,结合三峡水库等工程调度运行实践,经总结提炼形成三峡水库科学调度关键技术。本书提出的相关技术成果均应用于三峡水库等工程调度,在类似工程中具有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南方湿润地区土石坝安全评价理论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受限于南方湿润地区较大的水文变化、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土石坝本身具有系统复杂性等众多因素,南方湿润地区土石坝运维安全评价在理论方法及工程实践上都不可避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书综合笔者近10年来围绕南方湿润地区土石坝安全评价和防洪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南方湿润地区土石坝运维安全评价中防洪风险评估、三维应力应变静动力分析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施工等关键核
本书依托清江中游的水布垭工程、乌江流域构皮滩水电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黄柏河流域西北口水库等10余座工程,提炼了水利水电工程岩溶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归纳总结了管道型、充填型、裂隙型等不同类型的岩溶处理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岩溶地区的防渗帷幕设计标准、设计方法、施工成套技术,为解决岩溶地区帷幕灌浆设计提供了全链条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完善了现有的防渗帷幕设计理论与灌浆施工技术;建立了适合岩溶地区特点的帷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模型。
本书介绍了特高坝坝基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流变力学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的理论和成果。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高坝坝基岩石三轴力学试验、流变力学试验、柱状节理模型试验以及含弱面岩体剪切流变力学试验等;第三部分介绍了高坝坝基岩石的弹塑性损伤耦合力学模型、渗流应力耦合流变本构模型以及渗流应力耦合各向异性流变损伤力学模型。第四部分聚焦于重大工程应用研究,开展了特高坝坝基工程的三维弹塑性数值计算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流变损伤数值模拟,并针对金沙江白鹤滩高拱坝坝基岩体工程蓄水运行
本书通过以三座中小型水库为典型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水库大坝进行全面系统多角度安全评价,精准施策,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从水利工程概念设计理念切入,采取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除险加固工程措施,精准解决水库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病险,确保水库大坝工程全面安全,为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设计及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书针对土坝漫顶溃决典型水流水力特性以及坝体材料抗冲蚀特性等基础性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引言介绍了国内外土坝漫顶溃决机理、漫顶溃决水流和坝体材料抗冲蚀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第2章对土坝漫顶溃决典型水流形式进行了凝练,详细介绍了漫顶溃决典型水流水动力特性模型试验成果;第3章在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漫顶溃决典型水流水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各水动力指标分布变化规律;第4章从漫顶溃决水流的水动力特性角度出发,对黏性土坝陡坎蚀退溃决机
本书在分析鱼类洄游需求和大坝阻隔对生态连续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过鱼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总结过鱼设施的历史、种类和特点,并系统梳理国内外对过鱼设施的研究进展。垂直竖缝式鱼道因其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恢复大坝上下游的连通。本书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垂直竖缝式鱼道进行详释。理论部分涵盖垂直竖缝式鱼道的原理、设计及尺寸;应用部分一方面对西藏尼洋河多布水电站鱼道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另一方面详述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鱼道和赣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的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