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谈艺录”丛书的一种。传主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全书分为“艺术评传”和“艺术访谈”两大部分。“艺术评传”主要讲述了“半路出家”的传主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戏曲干部,领导新中国评弹的“整旧”和“创新”,并取得辉煌的成果。“艺术访谈”以作者和传主这对老友对话的形式,对传主鲐背人生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引发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的女性的故事,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当下信息技术的弄潮儿不只是男性,乘风破浪的女性从一开始就拥抱了技术,让我们了解长期被遗忘的女科技先驱者,向我们展示女性是如何推动科技向前的。本书分为3篇共13章,按计算机起源、连接、上网这一发展脉络,用生动的语言串联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史。书里介绍了10多位科技行业先驱,如编写第一个计算机程序的艾达·洛夫莱斯;推动计算程序普及的百折不挠的格蕾丝·霍珀;见证了互联网最初版本诞生的伊丽莎白·费恩勒;创造了世界上
本书讲述了那些无论知名与否、肩负了众多太空任务的人们。除了像尼尔阿姆斯特朗、约翰格伦和吉恩克兰兹这样的知名人物外,作者还重点介绍了一些在美国宇航局、苏联和国际太空探索的成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隐藏人物,例如: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美国的玛格丽特汉密尔顿是最早参与对登月成功至关重要的太空飞行程序的女性软件工程师之一。除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照片和插图外,这些关于天才和敬业的人们的故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幕后不知疲倦地工作,使人着迷和鼓舞。
本书凝结了贾英华多年从事人物传记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他以自己著述为例,探讨了对于人物传记的多种撰写方式,归纳了人物传记的十种开头、八种不同的结尾方式。对如何撰写素无谋面的历史人物传记,建议从六方面八种途径搜集史料,提出了刻画人物的七个诀窍,还对于如何处理重大历史人物评价,提出三种处理方法。作者剖析历史人物传记、现代人物传记、家谱、自传、回忆录、口述自传等行文模式,将自己全面的研究人物传记写作心得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读者。
《画框中的女性》通过分析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以及时尚摄影、广告和社交媒体中塑造的广为人知的形象,对女性角色所受到的限制和这些形象带来的女性刻板印象和社会约束进行了探讨。 作者凯瑟琳·麦科马克在揭示这些刻板印象的同时,为读者展示了大量来自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例如莫里索、林戈尔德、莱西和沃克,这些作品既填补了大众认知中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空白,也为读者提供了探索女性的身份、性别、种族和权力的一种更加开阔的视角。
本书介绍了2500年前至今的100多位哲学家——他们的生平和他们的成就,通过了解哲学家们,读者可以了解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基础、英美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和东方哲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的传统中,哲学家都在寻找生命基本问题的答案,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的圣贤开始,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一次哲学启智之旅,既是对哲学家们的致敬,也是对读者思维的启发。让读者了解,哲学其实并不是高深到需要束之高阁,而是切切实实跟日常生活相关。
《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十卷,宋代学者邓名世撰,其子邓椿年最终定稿。该书依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解》《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以及各类史书、文集、碑志等数十种有关姓氏的文献,全面考证了2200多个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等,保存了南宋以前大量的士族谱系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此次点校,即以辑自《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参校本,并对钱熙祚校勘记中的有价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