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分类索引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四卷·明清文体学史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四卷·明清文体学史
    • 何诗海 著/2024-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明清是传统学术与文学集大成的时代,历史上产生的一切重要文体形式,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过复兴和繁荣局面。这种文备众体的创作实绩,为文体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具体的实践基础,使这个时期文体学的学术视野、研究深度和学术创获不断超越前人。作为中国古代古体学发展的结穴阶段,明清学人在文体形态、文体分类、文体批评及文体学史研究等方面,都表现出集大成与新开拓并举的特色。本卷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探讨明清文体学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明代辨体批评的特色和成就、明清总集编纂与文体学发展、明清文体批评体式的创新、明清文体学重

    •   
      ¥88.80¥14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8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史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史
    • 胡大雷 著/2024-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学,比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自曹魏时代拉开文体批评模式的帷幕,文体学论述日渐成熟、完善。本卷主要论述魏晋南北朝时风与文体学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作家批评与文体学,作家写作与文体学,总集编纂与文体分类,文章“原出五经”说与文体比较,文体谱系的建立,刘勰《文心雕龙》如何成为文体学的集大成者,玄学、小说、翻译、佛经、道教文体论,文体学上的文笔之辨、文风与“文无常体”,风格论与文体论的互动。由此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文体学的三大发展趋势:从具体的文体论述到文体学意识的强化,建立谱

    •   
      ¥88.80¥14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9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文体学史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文体学史
    • 吴承学、李冠兰 著/2024-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先秦两汉是中国文体学发展的滥觞期,孕育着中国文体学的基因,对后世文体理论、文体批评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这一时期文体学史的深入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卷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体学发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并深入发掘这些因素与相关的外部背景的互动关系,如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经史目录之学等,对先秦两汉文体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而全面的勾勒。本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在继承古典文体学研究范式基础上,“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对早期文体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传世文献,还十分重视收集与运用出土文献

    •   
      ¥94.80¥15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5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三卷·唐宋元文体学史
    •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第三卷·唐宋元文体学史
    • 朱迎平,蒋旅佳 著/2024-10-1/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宋元时期,“辨体”进入文体学核心概念的范畴,文体分类辨析继续深化发展,文体类分形成新态势,文体类聚形成新格局。文学风格研讨从多个角度,用各种形式展开深入探索,“以时论体”“以人论体”“以派论体”成为风格研讨的重要范式。文体研究体式多有创新,文体学专著体式门类众多,各专类文体学分途发展,并逐渐构建起相应的文体谱系。唐宋元文体学在科举文体崛起、骈散交融、雅俗并兴的背景下,实现了古代文体学的创新转型,并为明清及近代文体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76.80¥12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6
  • 十四朝文学要略
    • 十四朝文学要略
    • 刘永济著/2024-9-1/贵州人民出版社
    • 《十四朝文学要略》是刘永济先生于1928年在沈阳东北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时的讲义。该书是一部体例、结构和见地均有特色的中国上中古文学史专著,主要梳理了自上古时代至隋朝的文学发展,共三卷二十余万字,辅以充分的材料说明,对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卷首叙论乃当初编写时为全书而设,并非专指十四朝。凡行文中遇有疑难或需解释之处,皆以小字详加注明,征引赅博。《十四朝文学要略》(上古至隋)因编至隋代而罢手,故用此名。

    •   
      ¥35.20¥88折扣:4.00折  当前库存:10
  •  解放区文学前后期关联性研究
    • 解放区文学前后期关联性研究
    • 秦林芳 著/2024-9-1/人民出版社
    • 在前期解放区文学与后期解放区文学的关系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所持主流观点向来为凸显二者差异性的“断裂论”。但事实上,二者只是解放区文学的不同阶段,其中仍然存在着作为解放区文学所具有的共同特质。本书以鲜明的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主要从追求革命功利的文学观念、深入群众生活的实践路径、追求现实性品格的题材取向、群众与知识分子的对比观照、民族民间形式的运用与改造等五个方面,对于解放区文学前后期关联性作出系统的研究。这不但有助于还原历史本真,而且对于理解解放区文学的一体性及其整体走向的发生、从文学自身发展视

    •   
      ¥63.70¥98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6
  • 唐宋时期文学间的交流与影响研究
    • 唐宋时期文学间的交流与影响研究
    • 王亚丽,张宁,张素玲著/2024-9-1/吉林文史出版社
    • 本书旨在探索唐宋时期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交融的深层次结构。通过对比分析,本书不仅阐述了唐宋时期各大文学之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征,还深入探讨了这些流派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相互借鉴、融合和转化。全书共分为五部分,首先介绍了唐宋时期文学流派的形成背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接着,详细分析了重要的文学流派,如儒家文学、道家文学等,以及它们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唐宋时期文学间的交流与影响研究》不仅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广大文学

    •   
      ¥27.20¥68折扣:4.00折  当前库存:2
  • 左翼文学思潮与东亚儿童文学
    • 左翼文学思潮与东亚儿童文学
    • 窦全霞/2024-8-29/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的发生土壤及发展环境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很多的共通性与联系性。本著作导入“东亚认识论”,围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东亚儿童文学展开讨论,以求更好地廓清东亚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之间的异同,明确东亚儿童文学身上所具有的“主体性”特质。基于时代背景及所处的“儿童文学场”等基盘的不同,东亚儿童文学更呈现出与“文学运动”相关联的特征。另外,考察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东亚儿童文学,也为回答“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提供了思路。儿童文学要担负的重任

    •   
      ¥40.80¥6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9
  •  “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 “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 王尧/2024-8-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珍贵、鲜活的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史的学术著作。这部国内一部新时期文学口述史著作,历二十余年方才完成,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全书详细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界的思潮、事件与争论、创作、编辑与出版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界的各种面相。

      作者历数十年、多次奔赴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采访了李子云、陆文夫、顾骧、邵燕祥、林斤澜、卢新华、刘心武、陈思和、冯骥才、北岛、李陀、莫言、铁凝

    •   
      ¥51.35¥79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3
  •  元代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系列)
    • 元代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系列)
    • 邓绍基 主编/2024-8-1/人民文学出版社
    • 本书在揭示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元代杂剧、散曲、诗文、南戏、话本诸种文体的作家作品进来了全面梳理,对重要文体的起源、体制、内容、分期和流派的区分、流传版本及作品存佚,以及盛衰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不仅具有宏观的文学史视野,对于各体文学的发生发展给予明晰概述,还对其中的重要作家流派的生平、艺术特色都有细致的评述。全书立足文献,阐释精到,严谨翔实,论述切中肯綮,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史。

    •   
      ¥40.80¥6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