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阐释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和内涵,并以高黎贡山地区为例分析云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表现,从高黎贡山地区人文历史源流、民族溯源、社会规则互融、生态适应性传承、文明共享等方面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历史经验,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以高黎贡山区域的民族发展变化状况为例,结合我国民族政策发展和高黎贡山历史,分析了高黎贡山区域能够呈现并成为一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生格局的原因。
全书由5章,共20篇论文组成。本书是作者为纪念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以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为主题,遴选了20篇公开发表的论文,编著成这本个人文集,作为作者探讨“三农”问题的阶段性总结。内容涉及当代中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的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粮食政策、农田水利政策,以及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等政策演变和历史。
2019年,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到,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公益事业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了解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已是当务之急。 本书从宏观背景、微观发展及行业趋势三个维度,全景观察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反映了社会
本书作为2017年贵阳“数博会”的成果之一,围绕“数据开放共享与政府管理创新”主题,重点研究了大数据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功能机制和运用策略,探讨了数据开放共享的实现路径及如何将数据共享应用于政务服务和监管,分析了地方政府大数据发展政策,并对国内数字治理研究提出了学理性建议。
本书以我国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干部人事、收入分配、财政保障等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为基础,以2018~2019年度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管理的政策创新、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主体,全面展现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新进展,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同时回顾和总结了2018~2019年度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梳理并形成了大事记,力图为政策制定者、事业单位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绩效评估是20世纪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一个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有效工具。本书在系统性地回顾中西方传统行政模式及现代绩效评估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行反思,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进行科学的阐释,思考新时代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及操作要点,以期把握政府绩效评估的正确发展方向。
本书是一部着重考察社会治理体系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的著作。书中分析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过程,探讨了社会治理赖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社会治理中的权力、规则、道德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把握了社会治理体系及其功能的变动。书中探讨了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控制模式向合作模式转变的状况,认为服务型政府将成为合作行动体系中的主要行动者,将通过引导的方式去与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行动者之间开展合作,实现合作治理。
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各类社会要素聚集,公共安全影响巨大,应急管理责任重大。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围绕现代城市应急管理和城市公共安全这一主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现代城市面临的公共安全挑战、大城市应急管理的基本特点和任务,并结合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从流程、机制、方法等方面全景式介绍了城市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和操作技术,力图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城市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体系、流程要求和价值判断,并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掌握应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015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起了一套内植民本主义、外循文明多元主义、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共享共治理念,并以之作为政治经济实践的根本取向。 对内,中央一面调整经济治理策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面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开启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新境界。对外,中央以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为重点,提出建立“人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