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编写而成。本书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注重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1+X”证书—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融入教材。本书分为6个项目,分别介绍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跨数据中心机器学习的训练系统设计和通信优化技术。本书面向多数据中心间的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针对多数据中心间有限的传输带宽、动态异构资源,以及异构数据分布三重挑战,自底向上讨论梯度传输协议、流量传送调度、高效通信架构、压缩传输机制、同步优化算法、异构数据优化算法六个层次的优化技术,旨在提升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的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突破跨数据中心机器学习的通信瓶颈和数据壁垒,实现多数据中心算力和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本书可作为跨数据中心机器学习的参考资料,供人工智能
三位著名的软件架构师的新版著作,阐述了软件架构师如何管理和优化现有体系结构,转换它们以解决新问题,并构建可重用的体系结构,使之成为战略业务资产。更新了移动,云,能源管理,DevOps,量子计算等新内容
本书是《Scikit-learn机器学习详解》(潘风文编著)的进阶篇,讲解了Sklearn(Scikit-learn)机器学习框架的各种高级应用技术,包括数据集导入工具、集成学习、模型选择和交叉验证、异常检测、管道、 信号分解、模型持久化以及Sklearn系统高级配置。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快速掌握Sklearn框架的高级知识,迈入人工智能殿堂的大门。本书适合有志于从事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人员或爱好者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基于 IP 网络与技术的宏观视角,以 SRv6 为主线,深入剖析网络可编程技术,涵盖网络可编程技术原理、数据面技术、控制面技术、协议扩展、硬件实现、头部压缩、应用场景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将 SRv6 技术的最新进展体系化、条理化地融合到各个章节中,使读者可以系统全面掌握 SRv6 网络可编程原理及实践方面 的知识。 本书是作者在网络领域二十多年来研发和实践的总结,主要面向软/硬件研发人员、网络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 校通信网络相关专业教师与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的欺诈安全问题不断涌现,这也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安全指的是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安全风险,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对抗体系,进而进行安全治理与防范。本书旨在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欺诈安全问题、大数据平台工具、反欺诈对抗技术和系统进行全面的阐释,以帮助读者全面学习大数据安全治理与防范的背景、关键技术和对抗思路,并能够从0到1搭建一个反欺诈对抗系统。 本书作为入门大数据安全对抗的理想读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加强读者对大数据
Linux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系统编程技术将使你能够使用自己的系统程序扩展Linux操作 系统,并与系统上的其他程序进行通信。 本书探讨了Linux文件系统及其基本命令、内置手册页、GNU编译器集合(GCC)和Linux系统调用;讲述了如何处理程序中的错误,以及如何捕获错误并打印错误相关信息;介绍了在系统上读写文件的多种方法,包括使用流和文件描述符。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将深入研究创建进程、创建僵尸进程和守护进程,并学习使用systemd处理守护
本书首先系统总结了网络行为分析的相关研究背景和最新进展, 重点针对“整体”“个体”“主机群”网络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总结, 分析了网络行为特征和异常检测方法在检测率、运行效率、全面性和新性异常行为的识别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其次, 针对这些不足, 结合图论、特征工程、聚类、信息论等技术, 以网络流量作为切入点, 基于网络上所运载数据包呈现的网络行为属性, 从宏观到微观, 由整体到局部, 系统研究了整体网络行为、网络个体行为和主机群行为, 定义了更为有效的行为特征集、异常检测模型以
本书内容包括:数据科学及工作流程、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信息提取与统计变量创建、数据可视化与社交网络、预测模型与因果分析、数据预处理与工程方法。
本书是一本真正地从零开始讲解Python编程的图书,它旨在让零基础读者较快地掌握编程知识,并能使用程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本书共有9个部分,除第1部分外,其余部分都以一个阶段性项目结尾。第1部分(第1~2章)介绍了学习编程的意义;第2部分(第3~6章)介绍编程的基本知识;第3部分(第7~12章)讲解了字符串、元组以及与用户交互的代码;第4部分(第13~15章)介绍如何编写程序来进行选择;第5部分(第16~19章)主要涉及循环的相关知识;第6部分(第20~23章)引入了函数和模块化的相关概念;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