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暴是典型的极端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其中物理过程及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有赖于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监测研究。本书基于国家对于极端天气事件防灾减灾的基本需求,将雹暴监测作为核心内容。全书共有七章,分别为:绪论、雹暴的主要物理过程、雹暴的地基基本监测方法、雹暴的空基遥感探测方法、雹暴的天基遥感探测方法、双偏振雷达对于雹暴天气过程的观测,以及典型雹暴的综合监测方法。
《中国符号》系列是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民俗、节气、瓷器、建筑、诗词、骈文、家训、汉字、绘画、楹联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和思想流□,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节气》一书讲述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国节气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具体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及其他杂节气的气候特点、气候农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深入浅出,带领读者体会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
这是地球系列中的一本。克劳斯·多兹在这本书中对冰的文化、自然属性、地理特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了我们在日常社会生产和学习生活(如美术、文学、体育、电影等领域)中对冰的利用和开发。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其中插图就有100多幅,带领读者探寻自然的奥秘,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来龙去脉,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领读者探索神秘的冰。全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句精炼,数据准确,对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以山洪灾害调查与分析实践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变化环境下的山洪演变规律,梳理了国内外山洪灾害风险预警预究进展,发展了山洪灾害预报及风险预警技术,包括山区降水空间插值、预报降雨降尺度、中小流域洪水预报、山洪风险的识别量化、山洪风险预警指标计算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国山区小流域山洪预警研究,为完善全国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本书探究了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的组分不确定性及其传递规律,最终发展了耦合不确定性的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方法,为山洪灾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共包括三篇8章内容,按照认知篇-机理篇-影响篇由浅入深,兼顾专业性和可读性,向读者普及城市化和气溶胶的相关内容。围绕气溶胶和城市化两大主题,介绍了气溶胶探测手段、气溶胶类型、污染源解析、城市化等基本概念,继而深入阐述了气溶胶影响天气气候的机理及城市化带来的气候效应,如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热岛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气溶胶的影响,对城市环境造成的群体健康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明确了不同区域气候背景下城市化和高温热浪的协同效应及作用机制。
本书旨在研究欧美气候政策在资本主义危机及变革趋势下的发展轨迹、产生的影响及中国可采取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本书首先构建了资本主义危机与气候政策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之后依次围绕着气候政策的发展演变、绿色产业与创新政策、跨国公司的环保差异、各国公众的态度等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并对中国在气候方面可以采取的对策给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太阳辐射和地球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是决定地球气候的重要条件。太阳活动和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国涉及该领域的研究仍不多,尤其缺乏系统研究。《太阳活动和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梳理我国学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论述太阳活动和地球运动因子对气候的可能影响机制,可以为希望了解该领域研究动态的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研读材料,也可以为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空气》是地球系列中的一本。地球系列从科学、艺术、文学等方面介绍自然现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领读者探索我们居住的星球。本系列共有18本书,每一本书都由该领域权威且充满创作热情的专家撰写。《空气》讨论了为何空气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有什么作用或正在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空气》从科学、艺术、文学等方面介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本书作者不仅是空气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英国知名大学任教,还是充满创作热情的作家,曾出版过多部著作深受读者喜爱。
《闪电》是地球系列中的一本。地球系列带领读者探寻自然的奥秘,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来龙去脉。这本书是由知识且充满热情的专家编的,内容丰富,从多方面展开,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引领读者探索神秘的闪电。这本书讲述了闪电是如何困扰和迷恋人们的,通过神话故事和艺术作品,说明人们是如何努力理解和解释闪电的。除此之外,本书还向人们提出了避免被雷电击中的建议。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故事性强,图文并茂,图片极具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