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经过历代太极拳宗师的不懈努力,日臻完善。数百年来,太极拳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太极拳讲究阴阳开合、刚柔相济、以意顺气、以气催形,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武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佛山是闻名于世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佛山功夫文化(中英文对照本)》试图探究佛山武术发展的历史根源,书稿首先对佛山武术进行历史溯源,而后依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了清代、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入佛山的拳种,内容包括各个拳种的历史源
本书系《太极大家》丛书之一。
吴图南(1885—1989),蒙古族人,9岁开始习武,先后拜著名太极拳家吴鉴泉与杨少侯(杨式太极创始人杨禄禅的孙子)为师,深得吴杨两家太极功夫之精髓。
吴图南早年就读京师大学堂,他除了是太极拳名家,有高深的造诣外,还精通考古、文史和经络学,并通英语、法语等。解放前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任教,并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解放后,继续从事太极拳的普及和研究,并担任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等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
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的姊妹篇,由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和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编著。书中集中展示了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太极功夫,收录李经梧传太极内功、手抄《太极拳秘宗》及笺注、李经梧陈式太极拳经典拳照,为太极拳的修练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地理》共16章,即绪论、中国旅游资源地理环境与特征、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国旅游交通地理与旅游线路设计、中国旅游地与旅游地理区划、京津冀旅游区、陕晋豫鲁旅游区、苏沪浙旅游区、湘鄂赣皖旅游区、粤闽桂琼旅游区、川渝滇黔旅游区、黑吉辽旅游区、蒙新
本书由旅游文化学概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上下)、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8章组成,且附有二维码链接编者制作的微课、PPT课件、试题库等。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旅游行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者参考图书。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附DVD)--院校通用教材》,本书由人体社委托武汉体育学院组织全国各院校专家教授共同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第2版)》是依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近年来我国武术运动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融教学经验与改革成果于教材之中,全面展示了武术类课程融健身、防身、修身于一体的特色,体现了学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突出了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思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