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旅游文化学概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上下)、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8章组成,且附有二维码链接编者制作的微课、PPT课件、试题库等。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旅游行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者参考图书。
第一章 旅游文化学概论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我国旅游文化的研究历程
思考与习题
第二章 旅游主体文化
第一节 旅游主体观念文化
第二节 旅游主体消费文化
第三节 旅游主体审美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三章 旅游客体文化(上)
第一节 山水文化
第二节 建筑文化
第三节 园林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四章 旅游客体文化(下)
第一节 宗教文化
第二节 民俗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五章 旅游休闲文化
第一节 休闲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
第三节 中国现代休闲文化
第四节 西方休闲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六章 旅游企业文化
第一节 旅游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旅游企业文化的构建
第三节 旅游饭店企业文化
第四节 旅行社企业文化
第五节 旅游交通企业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七章 旅游制度文化
第一节 旅游行业标准
第二节 旅游管理模式
第三节 旅游法律规章
思考与习题
第八章 旅游生态文化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生态特征
第二节 文化生态位和生态文化区域
第三节 生态文化的旅游开放和开发
第四节 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思考与习题
附录:旅游文化学导论试题库(电子版)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一、旅游审美与旅游审美关系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它集自然景观美、社会景观美和艺术化景观美之大成,熔文物、古迹、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庙宇、服饰、烹饪、民情、风尚等为一炉,涉及阴柔、阳刚、秀美、崇高、悲壮等一切审美形态,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各种审美欲求。因此,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活动具体来说涉及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审美主体,即作为观赏者的旅游者的审美观和审美心理;二是审美客体,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三是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一)旅游审美主体
旅游审美主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具体地讲,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旅游审美对象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关于旅游的审美主体,需要着重探讨的,是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心理过程。
和在其他审美实践中一样,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也涉及四种基本要素: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感知在旅游审美中通常起一种先导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审美对象的感性形象决定的。在旅游这样的综合性审美活动中,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乃至运动觉在感知中均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值得指出的是,旅游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纯感知,它具有综合特征。表面看来,它似乎是迅速地直接判断结果,实际上其中掺杂和浸蕴着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因素,包含着个体的理想、偏好、情趣、个性、信仰及其全部社会实践经验与生活阅历。马克思称想象力为“人类的高级属性”,这是因为人在从事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均离不开丰富而自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