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名老中医黄智芬及其团队多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成果总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医治疗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等18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机、中医辨证,以及针灸治疗、中药外敷、穴位敷贴等具体的中医治法;第二部分为临床常用经验方,介绍了21种中药方的组成、功效、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运用;第三部分为药膳食疗保健知识,介绍了药膳食疗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概述,重点介绍了药膳食疗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理论扎实,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实操性
本书稿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书稿中简称为慢病)的防治为主体,以笔者的临诊心得体悟为补充,梳理了现代疾病谱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全书分为上、下2篇,共8章。上篇为常见慢病实践,内容涵盖了4大类26种疾病,均选自笔者临证中疗效确切、体悟深刻的疾病医案,包括完整的临诊记录、中医诊疗与辨治思路分析,部分医案还配有常用验方的解读,帮助读者对这些疾病的诊治有全面且尽可能深入的了解;下篇为常见慢病诊疗心法,以笔者对各类慢病的防治理念为主要内容,包括对疾病自身的新认知、对诊疗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安全用药方面
.本书搜集整理了二百余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单穴一针疗法,涵盖内、外、妇、儿、皮肤等多科病症。所选疗法源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类文献,每方每穴都记载了文献出处,以方便读者查阅,经广大医务人员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每法仅取一穴,一穴即效,多取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等,取穴规范、治法详实,实用性强。本书为医学专业著作,可供针灸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参考使用,并在临床上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取穴和用药,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本书是杨维杰医师单穴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之经验总结。全书分两篇,理论篇介绍一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临床篇以病为纲,介绍了内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皮肤、外科临床常见病症的取穴经验。
本书是一部中医临床针灸治疗方面的研究专著。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针灸临床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围绕针灸学术发展史,对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主治特点、定位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经络腧穴各论中,经脉循行与病候采用原文表述,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的循行及相关病候,腧穴定位依据最新国际标准方案,精简了穴位解剖内容,对腧穴主治进行了归类,增加了临床应用。刺灸法中,对操作技术的描述更符合临床实际,加强了对操作技术关键环节的描述,力图准确、规范、并补充了临床常用的火针法,头针及耳针的穴
杵针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很受病人的欢迎。本书介绍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李仲愚杵针疗法第十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晋松、钟磊、蒋运兰等的学习与从医经历,以及对杵针疗法的传承和发扬,简述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学术成果,并且通过三位传承人运用杵针诊治患者的丰富临床经验,对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杵针对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分析与论述,并充分体现了对杵针下一代的培养提升。
《脉经》是晋·王叔和所撰的脉学经典著作,全书共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晋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卷一、卷二及卷四论脉:卷三论脏腑:卷五载张仲景、扁鹊、华佗等论脉及察声色:卷六论五脏六腑病证;卷七载张仲景论伤寒:卷八及卷九载张仲景论杂病;卷十为手检图。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及校本,并对疑难处作注解。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药棒循经推按疗法概述、药棒循经推按疗法理论基础、药棒循经推按疗法操作常规、药棒循经推按疗法治疗病症及具体操作。具体内容包括:药棒循经推按疗法简介及历史沿革;药棒循经推按疗法与现代医学关系等。
龙江医派发轫北疆,经漫长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积淀,孕育出黑龙江流域中医药学术思想及防治诊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涌现出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为首的学验俱丰的龙江医派医家群体。医话文约意广,新义频出,灵机妙绪,卷备甚富,冶学理治验于一炉,如细雨之润物无声;实零金碎玉之撷菁,宛研言之珍言玉钥。本书辑龙江中医诊余随笔之医话,秉”循先哲遗范,垂百世之法”之笃信,斟酌博约,涵纳临证体会、用药心得、验方总结、思维灵感、考证纠错、黑土中医文化、龙医掌故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深思慎取,司揣揆理,以
本书是对江西省国医名师黄存垣60余年临证精华进行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三部分,临床辨治经验部分是黄存垣教授对专病和部分经方的辨治应用经验总结,临证医案部分包含其治疗内科及妇科等常见病医案,医话杂谈部分则主要介绍中医预防保健心得,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