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修建铁路的重要性,此后直到清政府灭亡,共修建了50条铁路,总长9100公里。盛宣怀作为铁路督办大臣,参与并负责了大部分铁路的筹建事宜。本书作者基于翔实的一手资料,系统介绍了盛宣怀在位期间,克服各种困难,督办兴建各条铁路事宜,并重点介绍了盛宣怀所督办修建的四条国内最急于修筑的铁路干线,即卢汉、沪宁、汴洛、京津四条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从而奠定了中国百年铁路网根基的艰险历程,点评了中国建立近代铁路网的成就及意义。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前沿性、可读性,具有一定的
本书讲述了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 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如何从宁波街头经历战乱和病痛的小女孩成长为用青蒿素拯救数百万生命的新中国科学家的精彩故事。
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中国东汉至元代石刻书人身份特点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汉魏六朝石刻书人身份及石刻文献的伪托、附会、错讹和阙疑等加以考释甄别,探讨了隋部分石刻书人、石刻断代和五代以前的书学问题,并由石刻书人对北宋御书院的祗候官详加考辨,梳理了辽金元石刻书人及其身份,对元代奎章阁书家与鉴书博士进行了个案研究。《BR》 本书在研究古代社会书写状态和石刻艺术文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古代石刻史、书法史、美术史、刻工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岳 (1492-1552年), 福建泉州惠安张坑人, 是正德、嘉靖年间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张岳由文人出仕, 不论担任文官或是武职, 皆卓有建树, 受到时人的广泛赞誉。张岳一生勤奋好学、为官清廉、刚直不阿, 不仅具有突出的文治武功, 而且具有令人钦佩的优秀品德。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 全面地展示了张岳一生的文治武功、思想品格和学术成就。同时, 对张岳一生的活动及其相关的事件和人物也有深刻的描述。本书的出版将对张岳研究和地方文化建设, 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出身宰相之家,早年享尽荣华富贵,后遇家道中落,命运几经波折。晏几道个性鲜明,傲视权贵,词风哀婉多情,诚挚动人。本书梳理晏几道的生平事迹,精选晏几道的经典词作,并配以注释及译文,帮助读者阅读,深入品味其作品精华。
2006-2010年, 邛崃市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成都 (邛崃) 国际南丝路暨文君文化旅游节”。旅游节重头戏之一是受到关注的“文君论坛”,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提交的相关文本, 收入每届一期的《文君文化研究》杂志。本书稿是五期杂志作品的精选本, 涵盖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研究成果。关涉话题广泛, 诸如争取婚姻自主、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临邛卓家与南方丝绸之路、开拓西南夷、赋体辨析、蜀女多才, 以及古琴、古曲、古城等的深度探讨, 填补了文君相如文化研究的空白, 对提高邛崃的知名
本书分五章,内容包括:柔软的漫忆;站在创业者的肩膀上;圣三一,让梦飞翔;郭腾的教育观;家长和孩子选择圣三一的理由。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具有很强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中央电视台设置《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 以中宣部和有关部门名义发布“时代楷模”感人事迹, 本书稿将2019年至2021年 (截至目前)“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集结成册, 旨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 做成大众读者喜闻乐见的图书, 传播正能量, 致敬楷模, 学习榜样, 为时代添彩。
本书讲述的是投身于“中国芯”发展的一群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全书内容以具有人文气息的人物专访形式呈现。芯片领域中的人才几乎都是“**”,很多是保送上大学,且硕士、博士占比极高,国际一流高校毕业的也不在少数。当前,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国芯”,不仅关乎着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建设,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芯片技术是科技中的科技,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因此投入芯片领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强大的内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中国芯”的一种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