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极端强降雨、下垫面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暴雨山洪灾害频发,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基于暴雨山洪形成内涵,重新定义了暴雨山洪概念,区分暴雨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等3种主要类型,并构建了相应的暴雨山洪过程模拟方法。
本报告对近十年来中国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深圳、成都、武汉、太原、南昌、镇江、常德、郴州八个城市为典型案例,分别从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亮点以及先行先试的良好经验。期待通过案例集分享已有的成功经验,推广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放大绿色发展的示范效应,提升城市韧性建设理念,共同推进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和气候适应型建设取得突破,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p》本报告由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多部门近100家单位700余位专家编写,主要由“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四个部分组成。本报告全面、系统地评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成果,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我国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进展。本报告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体系构建提供科学数据支持。《/p》
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你我都在忙碌着前行,是否可以暂停匆忙的脚步,带孩子一起重新认识大自然的奇妙变幻?万物因何而来,又将归于何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变化,四季交替让世界有序运转。我们和日月星辰作伴,与山水海田对话,同风云雨雪同行…… 本书以李梦鱼(乔乔)小朋友假期去采风的经历,发掘自然变化,每个节气配有相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文化等知识点,引导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走出城去,使孩子对气候和动植物等产生兴趣,在自然中了解
以防范气候风险为核心目标的韧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流路径。近年来,中国和欧盟在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书由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IUC-Asia)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CSD,CASS)联合编写出版,汇集了欧盟、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韧性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案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欧盟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案例、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案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地2021年赛期同期气象条件分析,下篇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区2021年赛期同期气象风险分析。
本教材适合以下读者:1.小学一线教师。2.中小学生。3.中小学生家长和其他读者。每个节气按照节气概述——节气习俗——节气诗歌——节气实践四个部分构成,跨学科整合,精选节气相关知识,力图体现儿童性、地方性、文化味。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西南低涡年鉴2018》根据对2018年西南低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西南低涡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西南低涡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西南低涡年鉴2018》可供气象、水文、水利、农业、林业、环保、航空、军事、地质、国土、民政、高原山地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