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记述叙利亚历史古迹的著作。全书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资料和大量一手照片,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叙利亚内战前历史古迹的全貌,从而深入理解叙利亚这一神秘西亚古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本书在记录历史和呼唤世界和平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人民对叙利亚人民的友好情谊,将成为中叙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一座精神桥梁。怀着对那片土地的怀念和热爱,作者以行记的方式,对叙利亚历史古迹做了全景式的记录。
《中国城市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办,以中国城市科学理论创新和城市治理优化为使命。本辑共收录11篇论文,聚焦城市对口合作发展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为长三角城市协同与创新、城市建设与经济、城市发展与治理3个栏目,包括跨区域异质性合作的文化载体、现状、基础、路径、方法、实践,以及国外友好城市合作模式的启示等内容。
该书以丝绸之路东段(陕西西安-甘肃玉门关及阳关)地名文化为考察研究对象。地名考察人员历时三年,参照出土汉简驿置,沿汉中城固一西安一茂陵一彬县一泾川一固原一靖远及平川一景泰一武威一永昌一张掖一高台一酒泉一嘉峪关一玉门一瓜州一敦煌一玉门关及阳关这一主线,探寻汉唐丝路北线的古城、古遗址、古关塞、津渡等地理实体,初步整理和搜集相关历史典籍与文献,就其中所载之古地名,主要以汉、魏晋、唐、明、清地名和当代地名为时间轴线,整理和挖掘历史地名来历、含义、历史演变及内在机理,以正史为经,以实证为纬,通过文字阐述、
安徽宣城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了传承优秀文化、留住乡情乡愁,政协宣城市委员会编纂了《宣城中国传统村落》。本书全面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入选第1-6批次中国传统村落的85个村庄,旨在充分发挥传统村落人文历史资源富集的优势,存史资政,以文促旅,推动乡村振兴。全书采用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图文并茂的方式,面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这些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望族名人、民俗特产、人文风情、特色建筑等情况,展示了这些特色村庄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从而助推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
本书内容: 说起北京的皇陵, 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想到明十三陵。其实, 北京西南房山区的大房山脚下, 还有一处比明十三陵早260余年的皇陵群。那里埋葬着17位皇帝, 它就是北京第一个皇陵群--金中都皇陵。这是一处历经800多年历史沧桑的皇陵。与很多被盗墓贼破坏的陵墓不同, 金陵的每一次重大命运节点, 都与封建朝代兴衰更替紧紧相连。它的营造, 是北京首次成为一国之都的历史见证; 它的衰落, 源于明末屡战不胜的恐慌; 它的修葺与重整, 则是取代明朝入主北京的清王朝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