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微生态学》教材突出水生动物的主体特色,结合近年来水生动物在微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介绍动物微生态学的原理的基础上,拓展水产动物的微生态的概念的内涵,尤其是水体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的作用,从而更加体现水生动物的特色。同时,强调微生态工程在水产养殖的中的重要作用,从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种类、调控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展现水生动物微生态理论和技术在水产健康养殖的作用和地位。
本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畜牧兽医类专业疾病防制方面的岗位能力需求为句,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同质化原则,将动物解剖生理及动物组织与胚胎等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整合重构为“模块一项目—教学任务”的内容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上篇(动物解剖)和下篇(动物生理)两大部分。上篇包括“解剖基础知识”“家畜解剖”“家禽解剖”“相关技能训练”四大模块,下篇包括“动物细胞生理基础”“家畜生理”“家禽生理”“相关技能训练”四大模块,全书共计26个项目,包括91个教学任务。
本书是对罗霄山脉动物多样性较完整的考察, 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六足动物。书中所列的种类都是依据标本或考察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而鉴定的结果。共记录脊椎动物35目132科660种, 其中鱼类5目17科113种, 两栖类2目8科56种, 爬行类2目3亚目15科68种, 鸟类19目70科332种, 哺乳类7目22科91种, 六足动物2纲22目277科3691种, 其中72新种。给出了每一种在罗霄山脉的分布, 其中六足动物给出了分布的经纬度数据。
本教材一版于2000年8月出版,目前已至第四版。第四版教材以动物进化为线索,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本构架,系统介绍了动物主要类群的结构特征、有关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分类、起源、演化。以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演化特征为基础,通过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原生动物门、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腔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动物进化、动物地理等。
附着在墙上的黏黏的脚、灵活无比的机械臂、超级灵敏的听觉……这些都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吗? 不! 它们都是仿生技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应用。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仿生技术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比如建筑、交通、能源、医学、农业, 甚至是通信。孩子们可以在书中看到仿生学带来的无限可能! 根据海豚互相交流的原理来创建海啸预警系统; 模仿壁虎的攀爬技巧, 人们爬得又高又快; 用仿造沙堡蠕虫的“胶水”来快速修复受损的骨骼……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
本书是为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兽医学、畜牧学、畜牧兽医学专业编写的实验、实习教学指导书。该实验实习指导书适用于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本教材的特色是以培养计划中相关技能训练目标达成为基本教学目标安排实验内容, 以动物组织切( 涂) 片制作技术、组织切片观察判读技能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成理论教学内容部分的验证实验、通过实习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兽医临床检验中与组织学相关切( 涂) 片的基本制作技术, 同时达成学生基本科研训练所要求的组织胚胎学相关能力培养目标。<
本教材第1版自2014年11月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同行和读者的普遍认可,入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精品与经典教材建设工程,并获得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教材专项建设项目资助。 本教材第2版保留经典动物学内容的框架,以动物进化为主线,选适合农林院校动物生产类和生物科学类专业特点的代表动物为例,着重介绍无脊椎动物各门和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躯体结构、分类、常见种类及与人类的关系。并强调重要种类在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本教材配有数字资源,可通过扫描底封的二维码获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介绍了贵州省情和自然资源现状, 对贵州鱼类资源和渔业管理进行了概述 ; 下篇用中、英两种文字描述了贵州鱼类的学名、地方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和价值等内容, 共收录8目23科16亚科122属288种, 每种鱼类都配有图片, 书末附有中文学名和拉丁名索引、附表等, 重点记述了贵州鱼类种级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