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没有采用国内美术史论领域研究近现代美术思潮、风格与流派的惯常方式,而是另辟蹊径,聚焦中国近代美术材料、制度及精神的转变过程,探讨辨析近代中国美术转型中的历史细节与深层原因。作者力图通过对原始材料的爬梳、甄别和阐释,尝试回到历史原境,从“器”(材料)、“用”(制度)、“道”(精神)三个层面,开展精细化的历史探查,澄清材料、制度及精神在事实上的彼此牵制与砥砺互动的关系,打破了近代美术史书写的路径依赖,建构起了一种全新视域下的近现代美术研究范式。 全书分为三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节。第一部分“材料
本书以中国画的基础概念为基底,以中国画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为得向,对中国画的造型以及西方写实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画发展进行了论述。不仅对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审美功能等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还分析了中国画传统造型和造型手段。结合西方写实主义的理论,介绍了中国画的两位艺术名家,并进行了艺术论析与介绍。
全书共分四辑250千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黄宾虹的艺术道路和对书画艺术的见解主张。第一辑“宾虹自述”收录了作者晚年所作的自述文章,生动扼要地呈现了其曲折精彩的艺术道路。第二辑“艺海纵谈”围绕艺术创作呈现了黄宾虹对书画艺术的基本态度和观点。第三辑“画学指要”侧重书画要领和技法角度,为书画爱好者指明了方向和门径。第四辑“画史探微”主要收录了《中国画史馨香录》和《古画微》两部介绍画史派别源流的著作,详细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绘画流派艺术家的风格特点。
全书共六辑约300千字,收录了潘天寿关于书画艺术的代表性作品。第一辑“听天阁画谈随笔”历数自旧石器时代、唐宋到新中国时期我国的著名画派、画家、画风,厘清传统绘画脉络,再分“用笔”“用墨”“布置”等篇章,条分缕析讲解具体的绘画方式,是潘天寿艺术创作的经验之谈。第二辑“名家品论”就中国艺术史上几位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作品作了独到深入的解读与点评。第三辑“画学讲义”重点介绍了书画学习、创作和收藏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第四辑“治印谈丛”为潘天寿关于篆刻的代表性文章,系统讲述了篆刻的源流、派别、分
黑白线描插画是一种简单易学、容易入门的绘画方式,具有清秀、隽美、含蓄、夸张等特点,其画面多富有韵律感和装饰美。本书通过理论+实例的方式,将黑白线描插画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现给广大读者,让零基础的小白能够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逐步掌握绘画技巧及创作方法,最终可以进行独立创作。 本书共9章,第1章分享了笔者常用且好用的绘画工具及黑白线描插画入门方法;第2章详细讲述了黑白线描插画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构图、点线面、黑白灰、构成方式及元素的积累和运用;第3~8章选取了6种绘画题材的25个精选案例,通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中国山水画概述、中国山水画基本知识、中国山水画基础技法、山水画写生技法、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本书对设计素描中的构图思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作者从素描理论知识的学习、素 衔接等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着力表现、大胆创新,切实帮助学 构图思维。并根据设计素描的基本要求,着重对设计素描的技法及构图原理进行了分析。 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构图思维模式提供帮助。
这是一本让你轻松看完就想学画画的简笔画书。跟着书中的12个月,画出新年新气象,画出沉甸甸的小心意,画出童年时光机,画出节日狂欢夜……书中无限的乐趣等着你去发掘,萌趣的简笔画为你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本书旨在从新的方向出发,把对歌麿这位浮世绘艺术家的研究置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在文学、艺术史、区域研究和性别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和理论先例,探寻这些版画如何被设计出来用以推广歌麿这位艺术家的个人魅力,以及这些版画如何参与建构更大范围的性别和身份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