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在“云南省社科专家丽江行”专家见面会上的讲话》《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示范区的建议》《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产业发展的成效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等文章。
合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在创新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地区创新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活动中的“政府支持悖论”,分析了政府支持悖论的形成原因;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肯定了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基于省域、城市与企业三个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门限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参与和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进一步证实了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
本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各市目标产业定位、现行金融财税政策与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定位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三大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发展、金融财税政策、金融产业协同发展及金融服务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本书还探究大湾区内部产业结构差异程度,测算大湾区金融产业集群水平和各市优势城市职能,分析细分金融业的集群竞争力,比较广深港的特色金融集群竞争力水平,分析大湾区内各金融服务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情况。
墨脱县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墨脱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从2014年开始,西藏农牧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入上,国家对墨脱的帮扶力度逐年大幅增加。书稿详细介绍了 墨脱县教育扶贫与智力扶贫、墨脱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西藏脱贫总结与前景展望等内容,对西藏墨脱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
本书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牧区为田野场,探讨青藏高原牧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如草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野生动物与草场之间的关系,游牧与安居的问题等。本书分为四编,提出16个问题,探讨农牧区的文化本质、流动与安居的问题、牧区生态与发展的实践问题、对社会科学使用方法的认识,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回应牧区社会的本质问题。
共同富裕,可以理解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生活,这一方面意味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富裕生活状态,另一方面意味着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实现普遍过上富裕生活的状态。在当今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书以理解中国的视角,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现代化道路两个相互关联的点切入,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走过的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当前,中国由经济高速增长调整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平衡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几个问题亟待厘清,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如何?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第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第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提升的路径是什么?本书正是围绕上述四个问题展开分析,旨在探讨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的方法和路径,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分别对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绿色发展等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通过构建成本——收益函数解析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构建DSGE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剖析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以及区域异质性。也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对绿色金融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和营销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