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教材。本次再版继承了第四版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进一步突出了“安全化学、绿色化学”的理念,并对部分实验进行了修改,同时配套了数字化资源,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实验视频。本书注重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并融入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内容,既能满足二级学科独立开设课程的需要,又兼顾了“大化学实验”整体设课的实验教学安排。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第二
本书对国际天然产物的发展概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主要总结了我国天然产物2009~2018年的亮点研究进展,通过系列研究范例对天然产物的发现、结构、功能、获取和应用等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进行阐述。
《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第二版)共10章,前两章阐述了重要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原理和方法,后八章分别介绍了杂多酸型固体高质子导体、分子筛与相关多孔材料、稀土配合物智能发光材料、石墨烯材料、金属-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新型热电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应用及研究进展,具有现代性、新颖性和前瞻性,体现了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书中列出了近年来新进展的1000余篇参考文献供查阅。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共9章,内容涉及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偏微分方程(包括椭圆型方程、抛物型方程及双曲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谱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全书内容全面,由浅入深,注重理论与数值实例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值格式,并能对模型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数值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等几何边界元法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部分总结。全书分为11章。第1章是绪论,其对等几何边界元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2章简要介绍了等几何分析的基础知识。第3和4章分别介绍了位势问题和非均质热传导问题的等几何边界元法。第5和6章分别介绍了非均质弹性问题和涂层薄体结构的等几何边界元法。第7章介绍了裂纹问题的等几何边界元法。第8、9和10章分别介绍了弹性动力学问题、液体夹杂复合材料和声学问题的等几何边界元法。第11章介绍了等几何边界元的快速直接算法。
本书系统阐述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实现, 在讲述中注重公式的推导与代码实现 (Mathematica软件), 精选典型例题, 详细介绍了解题思路和技巧。主要内容有: 一维问题的矩阵法, 弹性问题的微分提法及能量法, 弹性问题的积分提法及加权余量法, 一维问题单元与插值函数, 二维平面问题, 薄板弯曲问题, 等参元与数值积分, 动力学问题等。书中还简要介绍了有限元软件Abaqus, 并应用该软件计算了典型例题。
本书从经典的伽辽金方法和瑞利-里茨方法的加权平均近似思想入手,在介绍变分法及其与微分方程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试探函数、基函数和形函数的重要作用,以及分片积分方法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出了有限元法的思想,并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广义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法的关系。针对大型多维系统分析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计算量大的问题,介绍了模态方法的思想和作用、半解析半有限元法的应用,以及静力和动力子结构的方法及实施途径。针对非线性问题,介绍了迭代方法、切线或割线线性化方法以及非线性随机问题的统计线性化法的
力学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解决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对科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发展起到支撑、引领与推动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力学学科在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为国家科技与教育事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力学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力学2035发展战略》面向2035年,探讨了国际力学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将我国建设成国际力学强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深入阐述了力学领域总体及各分支学科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发展规律及研究特点,系统分析了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与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预备知识,主要介绍度量空间及其上的各种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理论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b-度量空间上广义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第三章主要介绍b-度量空间上的广义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第四章主要介绍矩形b-度量空间上的广义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知识。第五章主要介绍偏度量空间、G-度量空间、锥度量空间等广义度量空间上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结果。
本书主要研究了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针对研究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数学理论过于抽象、难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问题,以典型的工程振动实际问题为例,通过建立高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发展相应的理论解决方法来启发读者。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理论推导到工程实例,便于读者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