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战争后反思的欧洲对共同体的诉求日益加强,共同体成员之间逐渐开启和解之路。奥得尼斯河两岸的邻国德国和波兰曾是一对夙敌。20世纪末,德国的重新统一和冷战结束使德波关系进入新阶段成为可能。1990年以来,统一德国与波兰一边继续努力跨越共同的艰难历史,一边寻求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平衡。作为欧盟创始国和核心成员,德国毫无疑问是欧盟抵御当前多重危机的中流砥柱;波兰作为中东欧国家的代表和一支兼具经济活力和政治抱负的力量,对于欧盟的未来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力图兼顾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双边关系亦然。本书以双边关系剧变的个案为主,从历史学角度还原剧变过程,分析导致双边关系剧变的具体原因,具体分为界定核心概念、梳理相关案例、归纳诱发因素,以及分析剧变发生机制并提出防范策略四部分。提出并回答了关于什么是双边关系剧变?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双边关系剧变,哪些因素会诱发双边关系剧变,国家在防范和应对双边关系剧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本书对双边关系剧变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在剧变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剧变的防范和应对等方面得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结论,具有重要
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全面阐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理论逻辑、价值基础、基本路径、实践平台、必由之路以及全方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系统性、权威性理论研究读物。
本书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概述新时代十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成就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战略机遇期和全球化转型的深入剖析,重点论述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问题及战略选择,归纳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与新思路新主张新方案,审视中国现行外交布局,厘清中国外交的多目标战略与战略排序,明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外交的使命任务。本书对于彰显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和世界情怀,展示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具有一定意义。
本书是2021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本届会议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保加利亚外交部外交研究所承办。该书汇集了中国及中东欧国家智库、高校学者及政府官员的相关英文学术文章17篇,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主题包括:1.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平台、机制和相关政策;2.后疫情时代中国—中东欧国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欧洲化”成为研究法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视角,可以说,不讨论“欧洲化”,就难以准确理解法国的对外政策。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欧洲化”概念的认识,发展了对“欧洲化”问题的研究方法,指出“欧洲化”有“输入”“输出”“上传”“下载”“妥协后上传”等五种路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法国对外政策的不同问题领域,欧洲化的体现与程度不同;既存在主动的欧洲化,也存在被动的欧洲化;欧洲化的结果通常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共同影响。
本书在建构“身份地位化”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借由相关解密外交档案,探究了1945年至1967年(二战结束至东盟成立)期间英国的“东南亚区域合作”政策,揭示了这一政策实践对东南亚的区域影响。研究认为,英国的“东南亚区域合作”是其东南亚政策而非现代意义的区域合作,但在区域“身份地位化”进程中,英国的政策实践从合作成员共享、集体身份塑造、组织经验积累及区域规范扩散等4个互为一体的方面,影响了现代东南亚区域建构及区域合作起源。
本书首次通过系统性框架,为读者了解政治行为体如何通过叙事在新环境中塑造秩序提供精彩解读。为了解释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作者探讨了行为体如何设计和形成特定的叙事,以及第三方如何来理解这些叙事并与其互动。本书围绕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概念,通过探究秩序、行为体、不确定性和竞争者四个主题,展现了战略叙事影响权力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为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化和实证研究作出了贡献。在当下中国高度重视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和国际话语权的背景下,本书的出版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国际风险与合作空间,不仅需对“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情及对内对外政策等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也需高度关注、重点分析一些对“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战略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基于此,本书对日本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做出了分析。日本作为中国重要近邻,同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传统发达国家,日本在亚洲以及世界都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存在,其外交、经济等政策对我国周边经济环境与地区秩序
本书是本书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国际发展领域十余个资深专家团队,以“国际发展援助与合作” 为主题开展研究, 力图响应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全球层面加快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体系整合,为携手构建更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 本书为课题的系列成果之一,本书共由12个专题报告组成,包括主报告“国际发展援助与合作:超越历史困局”,就新世纪以来国际发展援助与合作面临的困境以及国际社会所作努力及其成效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国际发展援助与合作领域出现的重要新变化和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