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I0 文学理论】 分类索引
  • 笑话和创新行动
    • 笑话和创新行动
    • 保罗·维尔诺/2024-2-14/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作者通过聚焦笑话这一表现形式来生动阐释创造行动的逻辑困境。作者认为笑话涉及到语言实践中最隐蔽的问题:如何将规则应用于特定情况。且笑话的逻辑形式由推论谬误、不当推论、语义歧义的错误使用构成。笑话是创新行动的图表。正是在笑话这一微观形式中,那些在人类实践的宏观世界中引起生命形式变化的推理方向的改变和含义的置换,变得清晰可见。简而言之,笑话是一种定义明确的语言游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但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展示所有语言游戏的可转换性。

    •   
      ¥24.00¥40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4
  • 诗歌文学纂要
    • 诗歌文学纂要
    • 蒋祖怡编著/2024-2-1/华夏出版社
    • 本书从立意到结构都鲜明地表现为一种“普泛的诗学”,造成这一普泛诗学的内生动力,即在于作者崇俗抑雅的倾向。本书对范式转换、变革的探索或可唤起读者对文学的赤忱、对现实的关切,这些永远是我们应予关注和思考的,也是先贤尝试与努力的重大意义所在。

    •   
      ¥33.58¥46折扣:7.30折  当前库存:13
  • 以中华美学精神的名义
    • 以中华美学精神的名义
    • 张晶著/2024-2-1/中国文联出版社
    • 全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当代一些核心观念的中国美学基因进行发掘,关于文艺美学的整体研究及批评实践。作者一贯秉持的思想明晰与文字清通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在书中得到鲜明体现。

    •   
      ¥42.90¥78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11
  • 想象与思辨的互渗——文学与哲学关系之阐释
    • 想象与思辨的互渗——文学与哲学关系之阐释
    • 颜翔林 著/2024-2-1/人民出版社
    • “诗之哲学之争”乃自柏拉图肇始之西方美学经典性论题,而文学与哲学之一体化则为中国文化特质之一。
      本书系统深入地探究文学与哲学关系,对“文学与哲学之关系”论题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诠释,在从语言学视角探究文学与哲学的同一性前提下,继而从文化人类学“人是目的”命题深入地诠释两者的本质性关联。本书借鉴现象学、阐释学、符号学、神话学等观念与方法,创立与论证“文学文本的哲学性、哲学文本的文学性”、“典型文本、交叉文本、混合文本”,“双身份写作、单身份写作、偏身份写作”等观点和范畴,寻求对文

    •   
      ¥87.75¥135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3
  • 从“错误”到“有罪” : 对文学中“罪”的观念考察
    • 从“错误”到“有罪” : 对文学中“罪”的观念考察
    • 李庭坤著/2024-2-1/九州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长期关注文学中”罪”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文学中的”罪”的问题,”
      恒母题。作为人类”善”的对立面,”罪”与”恶”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规定着人自身的边
      文学的发源地,在”两希”文化的融合中,从文学的角度看,古希腊的”错误”是如何”
      人与宙斯的分离如何与希伯来文化语境中人与上帝的合一相统一?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在
      实践中将一种对”罪”的伦理看法逐渐”变为”一种宗教式看法的?与之相比,中国古代
      罪”的追究不像西方那样偏重于灵魂的”负罪”式忏悔,而是注重一种功能性的对”罪”
      

    •   
      ¥33.54¥78折扣:4.30折  当前库存:11
  • 电子传媒审美文化新变与美学话语转型
    • 电子传媒审美文化新变与美学话语转型
    • 谭德生/202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随着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及消费主义的兴起,审美文化越来越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图像化表征和世俗化内涵,拓宽了传统美学研究的范式。本书将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视为人类审美文化中的特定形态,深入考察其富有张力的运作机制,分析人们如何建构新的感知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美学话语。本书试图对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内在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辩证的阐发,促进当代美学学科的发展。

    •   
      ¥58.80¥9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7
  • 儿童文学教程
    • 儿童文学教程
    • 林涛/2024-1-10/南京大学出版社
    • 儿童文学是研究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的一门学科。是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本教材服务于小学语文师资的培养,上编为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中编为儿童文学的主要文体及创作实践;下编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导读。共分为十章,融合了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小学语文教育。既全面阐述了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和各种体裁,又以名著意识为导向,尽力彰显经典儿童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并将经典作品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小学课程中的儿童文学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文学性和教育性,人文性和工具性

    •   
      ¥32.37¥49.8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
  • 推理大无限
    • 推理大无限
    • 卢冶/2024-1-8/人民文学出版社
    •   
      ¥39.37¥68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8
  • 公共阐释对话集
    • 公共阐释对话集
    • 张江/2024-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公共阐释对话集”是近年来有关公共阐释的论文汇编。套书共分4卷,分为《价值》《概念》《方法》与《视野》。“公共阐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提出的一个文论概念。从2017年开始,张江教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用公共阐释这一标识性概念深化阐释学理论,解读文学和文艺作品。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在学界产生巨大反响,众多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给予回应。本书即是对该理论的一次汇总和总结,书中收录的100余篇论文内容广泛,对该理论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体现了当代学人对中国文学理论阐释的深入和文论建设的努力。

    •   
      ¥340.80¥56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
  • 明末清初戏曲“独重节烈”研究
    • 明末清初戏曲“独重节烈”研究
    • 张惠/2024-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明末清初戏曲剧本呈现出“独重节烈”的潮流,不仅时间跨度长,范围广,而且作者的身份非常多元复杂——儒林、遗民、遗臣、贰臣、夹缝人、无名氏、托钵山人、仕清作家……这些不同“身份”的作家选择了相似的表现主题,即“贞节烈女”,然而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又有着不同的内涵,既有誓彼柏舟,之死矢靡他的贞,也有一与之醮,终身不改的节,既有为主殒身的义烈,亦有为夫殉身的节烈,也有为父复仇的孝烈,以及为国雪耻的忠烈。明末清初戏曲中这些各自独立、丰富多元的形象,构成了恢弘的图景,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形成了事实上

    •   
      ¥65.40¥109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