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配合讲授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植物生物技术等课程而编写的。编写者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具有多年的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经历。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和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编者感到缺乏合适的实验指导类教材,实验讲解过程中颇感不便,为此编写了本书。本书包含十六五章,涵盖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遗传转化,核酸、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电泳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得,载体构建技术,以及分子标记技术以及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等内容。可以作为农林和生物类各专业大学生的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及从事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和植物
本教材以果、菜、花、粮、棉、油等主要植物为例,介绍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分类方法;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营养与代谢、环境生理以及调控植物生长与分化的原理和方法。本教材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共5个学习模块,包括绪论、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器官解剖结构、植物器官形态和植物分类。每个学习模块下篇共7个学习模块,包括植物水分代谢、植物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生理、植物逆境生理。每个学校模块下设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实验实训、拓展知识、
四川省幅员辽阔,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省内密布如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和西北部广袤的高寒沼泽构筑了类型丰富的湿地 (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同时也孕育了四川丰富的湿地植物多样性。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二调)与文献记载,全省现有湿地高等植物114科376属1008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植物20科26属37种,蕨类植物15科17属24种,裸子植物1科2属2 种,被子植物78科331属945种。根据二调的四川省实际野外调查情况,本书从全省划分的205
本书是在作者课题组成员多年深入调查、辛苦拍摄的基础上,经过认真鉴定、筛选、撰写形成的关于辽宁草地较为全面、系统的植物原色图谱,是课题组集体研究成果的展示。书中共收录辽宁草地植物92科329属571种,其中包含植物较多的科有:菊科(93种),禾本科(51种),豆科(44种),蔷薇科(31种),唇形科(27种),蓼科和毛茛科(各17种),莎草科(16种),苋科(15种),桔梗科(14种),石竹科(11种),十字花科和旋花科(各10种)。其余的科所包含植物均在10种以下。《BR》每种植物均给出了中文学
本教材本着“贴近岗位, 能力本位, 知识够用, 技能很强”的要求, 将园林园艺类职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和植物生态学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系统整合为13个学习单元。内容包括: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和生长特性, 植物的生殖器官, 土壤组成与理化性质,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发育, 园艺设施小气候与植物培育, 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和植物水分、光照、温度的调控。书中还有30个实验、实训技能训练项目, 各单元有知识点总结
本教材以基础性、理论性、适用性和新颖性为原则,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绪论,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载体、目的基因及其克隆方法,植物基因转化方法,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与鉴定,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及表达调控,植物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植物基因工程改良作物性状范例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设置了被子植物分类形态学基础知识、被子植物分科、被子植物细胞、被子植物组织、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结构、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和植物界类群与特征等项目在内的21个实验和植物学实验技术4个实验此外,本书还制作了常见被子植物科、属、种的检索表,附有大量的彩色图片,并对与开设实验相关的一些技术及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教材内容丰富,全书共分19章,按植物资源的研究层次和重点,编写了植物资源分类、分布与特点,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和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等内容;并根据各类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性,编写了药用植物资源、野果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色素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油脂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树脂植物资源、树胶植物资源、鞣质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包括甜味剂植物资源、经济昆虫寄主植物资源、皂素和木栓植物资源及
这是一段关于旅程的故事,开始于作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爱人离世的崩溃时刻。
沉陷于悲痛中的伍恩无意间发现了树林间奇妙的蘑菇世界。她在独自寻找蘑菇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了快乐,与自然融为一体。她开始探索、学习,成为一名挪威认证蘑菇专家,同时
本教材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重点阐述了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各方面的实用技术。同时安排了19个可选择的实验项目,方便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 验技能训练。书中还吸收了近年来植物细胞组培技术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经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的每章末尾附有小结和思考题,供学生复习与思考。本书可供农林和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类、园林类、园艺类、农学类、草业类、中药类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生物类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从事植物细胞组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