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系列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主编,为读者提供国际经验和经济学前沿知识的比较。《比较第119辑》紧贴当下经济选题。随着新经济的发展,针对之前市场经济的监管工具和方法,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他方面的规则也有类似的问题。本辑比较围绕这一主题选取稿子,从金融、土地政策、绿色发展(碳转型)等角度选取了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技术经济演进模式 迈向智能经济之路》以时间为轴,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出技术经济的演进模式。本书将技术经济的演进分为6个发展阶段,分别是采集经济、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每个发展阶段在当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技术经济模式出现,但上一个阶段的技术经济模式依然在借助后续生产力加速发展。本书前半部分旨在探寻不同阶段技术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一方面着重探讨技术经济演进理论在经济战略和决策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分析当前新型基础
本书从实验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分类讲起,介绍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随之系统讲述了设计及开展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之后花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拍卖理论、博弈实验、公共品实验、产业组织实验、个体选择实验五种传统的实验经济学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经济学的前沿理论——神经经济学,包括神经经济学的基础、实验框架、案例等。本书对于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可从中得到实验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爆发,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当前全球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科技创新版图、产业生态格局和经济发展走向。《数字经济概论:理论、时间与战略 》致力于从理论、全局、技术、产业、治理等多个维度刻画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现实与核心逻辑,并希望为国家、企业等深入了解数字经济、规划未来发展战略提供清晰的参考蓝图与前进方向。本书适合宏观政策研究者、智库行业研究人员、公司高管、架构师等人阅读与学习,也适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课程的参考读物。
“构建理性世界经济的新观念”是罗德里克对全球化下贸易摩擦加剧的思考,当下的局势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相关的理论框架和观念。本辑《比较》组织了两篇文章评论罗德里克的《贸易的真相》一书,可谓恰逢其时。同时,本辑除了收录资本市场发展、宏观审慎监管、破产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制定等视角的文章之外,还为读者提供了“比较之窗”中印度经济学家巴苏从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视角对印度的观察,以及“视界”中关于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在大科技公司中的角色,都是相当有意思的思考和见解。
骚动的少年、混乱的股市、宗教恐怖主义的蔓延看起来没有任何共同点,其实它们都是受同一种人类本能所驱使的从众、追随和模仿他人的倾向。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群体选择往往缺乏适应性。信息在全球的闪电传播导致了群体意见的快速转变。这一反转的结果是,带来了投机性的经济泡沫、对科学家及其他专家的非理性诋毁、如地震般的政治逆转等。 行为经济学家米歇尔·巴德利借助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观点,对追随者、领导者、从众以及反从众行为进行分析,生动地揭示了人类行为形
全书共设有四篇,下分十五章,涉及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方面。第一篇包括发展的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第二篇从制度因素、市场与政府作用讨论如何影响发展的行为方式,第三篇论述各种影响发展的国内和国际要素条件,第四篇关注产业变动、农业农村发展、人口流动和区域等结构转换和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