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看这本书,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
本书是原著小说、电影和中小学数理化知识的三重结合。 从《流浪地球》小说原著故事出发,深入浅出地用实用科学辨证原著中的“地球流浪”设定。图文结合,图片采用二次元和写实两种画法,迎合青少年读者的兴趣喜好。 书中从原著中挖掘采用的知识点紧密贴合现今综合理学的主题。主要内容是“地球流浪”所涉及的天文物理学,其中涵盖了小学、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理科知识。这些知识点在书中呈现出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作家出版社版本的《经典常谈》以初版本为底本,精编精校,在尊重原文
本书是作者晚年自编的文录, 分三部分: 一为《屈学答问》七十五题, 二为《序跋荟存》三十六首, 三为《书信拾遗》一〇三通。《屈学答问》所涉甚广, 既有“楚文化的‘内向’特征与中原一致”、“楚文化由北南下的历史事实与理论根据”这样的综合问题, 也有“郭沫若释《山鬼》的‘於山’为‘巫山’, 断章取义不足信”、“闻一多校《怀沙》的‘本迪’与‘卞迪’, 主观臆断不足取”这样的具体问题。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进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对所收之书,每种都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校勘,旨在学学界提供质量上乘、便于阅读的版本,是史学、目录学、文献学、图书史、学术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必备之书。《续刊》在《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基础上,对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之作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编纂整理。本书为第十六卷,收录《明史经籍志类叙》、《明史艺文志史部补》、《大清国史艺文志》、《大清国史艺文志》及《清代艺文略》。
本项目为《全宋文》未录的宋人遗文的古籍整理著作,辑自金石法帖拓本、地方志、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以及各地新出土的石刻文献、道藏、族谱等文献。其中包括整部宋人文集中的文章部分如葛洪的《蟠室老人文集》,《全宋文》已收宋人文集之不同版本中多出的文章如欧阳修文集的南宋后出版本、周敦颐文集的宋刻本,早期方志中的宋人遗文,如明刻《嘉靖湖广图经志书》,作者不明的臣僚奏议,如《宋会要辑稿》中的“臣僚言”,在宋末已经中进士或入仕后又入元人物的文章(《全宋文》大多未收),藏于俄罗斯
丛书简介:
葛兆光讲义系列为葛兆光先生从教以来给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图、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中国经典十种》的修订本。本书凡十讲,涉及《周易》、《论语》、《老子》、三《礼》
本书分为六册, 包括战场中的工程学、战场中的电子学、战场中的数学、战场中的物理学、战场中的化学、战场中的生物学。分别讲述了有关战争的科学。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为有清一代少有的经史、考证、诗词、古文兼擅的博雅学者,被张之洞推为清代博雅。张宗楠说:自宋迄今,诗文大家,代不乏人。求其无体不工,如吾郡朱太史竹垞,可称卓绝。对于清朝三百年之冠这顶文坛桂冠来说,朱彝尊是当之无愧的。不过,仅此而言,还不能概括他的文化贡献。其实,他以等身的著作在许多文化领地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碑。查慎行《曝书亭序》称朱彝尊:天资明睿,器识爽朗,于书无所不窥,于义无所不析。盖尝错综人物而比量之,其博物如张茂先,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