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I0 文学理论】 分类索引
  • 人文新视野(第22辑)
    • 人文新视野(第22辑)
    • 史忠义,尹晓煌,臧小佳;史忠义/2023-1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学者史忠义等先生主编的“人文新视野”研究论文的第22辑,共收录17篇论文,书稿主要包括法国文学研究、诗学研究、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等几个栏目,论文由国内外国文学研究学者撰写,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其中包含文学艺术领域内对当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争议问题的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和文化解读以及国内的译介接受,还有论文探究了“问题学”哲学问题等,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均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

    •   
      ¥58.31¥99折扣:5.89折  当前库存:2
  • 文体与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文学的多重表达(1927—1949)
    • 文体与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文学的多重表达(1927—1949)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023-1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论文主要以文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为考察的视角,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及其文学写作为中心,对现代文学史上的“革命文学”书写作一番考察。主要通过对蒋光慈“革命加恋爱”小说叙事模式的建构及其小说人物菊芬(《菊芬》)的形象塑造问题、郭沫若文学写作中的改写问题、丁玲从早期“自叙”式抒情文体到后期大众/人民叙事的史诗文体的转变问题探讨的基础上,以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交互关系为中心,来继续阐述中国现代历史语境下,“革命”“革命文学”“文学革命”三者彼此间相互纠缠的关系,由此对其间蒋光慈、郭沫若、丁玲三人文体与意

    •   
      ¥33.60¥56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21
  • 当代比较文学
    • 当代比较文学
    • 陈戎女主编/2023-11-1/华夏出版社
    • 本书为第12辑,设有栏目:科幻哲理剧研究专栏、梅兰芳跨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学术焦点、经典与阐释、书评等。主要内容包括:《云身》:学科交融的风景;《云身》之外的三千六百字;论科幻戏剧创作中科幻与戏剧的融合等。

    •   
      ¥29.58¥58折扣:5.10折  当前库存:4
  • 文艺心理阐释
    • 文艺心理阐释
    • 鲁枢元/2023-11-1/浙江文艺出版社
    •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学科的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为文艺心理学面世揭开序幕;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大学课堂讲授,成为国内引进文艺心理学系统理论的第一人;1936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文艺心理学》专著。此后,这一学科在中国沉寂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得以重建。鲁枢元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积淀深厚的西方心理

    •   
      ¥48.95¥89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3
  • 超越语言:诗词言语的心理发生
    • 超越语言:诗词言语的心理发生
    • 鲁枢元/2023-11-1/浙江文艺出版社
    •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

      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

      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进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

    •   
      ¥43.45¥79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11
  • 动画电影剧作与角色塑造(第二版)
    • 动画电影剧作与角色塑造(第二版)
    • 王筱竹/2023-11-1/清华大学出版社
    • 动画电影剧本是以视觉性语言讲故事的剧本形式。本书将设计理念纳入剧本创作理论中,围
      绕剧本创作与角色塑造的关系展开,讲述了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塑造动画角色的方法。本书适合
      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动画剧本创作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也适合作为动画电影剧本写作和动
      画角色设计从业者与爱好者的参考书。

    •   
      ¥39.20¥49折扣:8.00折  当前库存:2
  • 中外文论
    • 中外文论
    • 高建平主编/2023-1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包括名家访谈、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作品批评等常设栏目,以及专题“声音与影像:跨媒介文论”。名家访谈栏目将推出张晶、张利群、邢建昌三位文艺学领域著名学者对美学与诗学、中国文学批评整体观、以及文学理论知识学等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反思。中国文论栏目包括对汉字之诗兴、朱熹的“平淡”理论、清末翻译家群体的文学思想等问题的研究。

    •   
      ¥39.95¥69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3
  • 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研究
    • 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研究
    • 刘云虹著/2023-9-1/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基本问题, 以批评的目光, 从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历史观、翻译定位与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翻译价值的把握、中国文学外译中的异质性问题、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文学翻译的生成性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接受、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外译、译研互动与翻译主体的探索、翻译主体的选择与坚守、文学外译与中国作家的新生命、文学翻译批评事件与翻译理论建构等多重维度展开理论探讨, 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 就中国文学外译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批评性研究。

    •   
      ¥56.05¥95折扣:5.90折  当前库存:1
  • 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人民文库(第二辑)(文化)
    • 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人民文库(第二辑)(文化)
    • 童庆炳 著/2023-9-1/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入手,研究的问题既是文学,更是美学理论著作。除“导言”论述关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外,全书分为四章,分别论述: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书中认为,文学活动的本质是审美,要在传统的文学的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四个本质论的基础上,增加体验说、自然说这两种层面,并用美学的视角看文学,于文学之中发现美。书中童庆炳先生认为: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美学视角,应当是文学活动的美学视角,是“满足人审美需要的活动”。这些观点

    •   
      ¥58.50¥90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6
  • 话语的踪迹
    • 话语的踪迹
    • 李世涛著/2023-9-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涵盖了中西文艺理论、文论史,新马克思主义文论,朱光潜的当代美学研究,钱中文的文学理论研究,西方现代性,西方现代性批判等议题,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理论修养。本书呈现了作者从文艺理论研究到文化研究的学术轨迹,推进了中国学界对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中国当代文论、美学、文化理论研究的现状,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学与文化的理论研究、批评实践的发展。

    •   
      ¥63.11¥109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