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戏曲为本位,将“明清戏曲图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结合戏曲史和美术史,既从历时性角度探讨明清戏曲图像本身发展演化的进程、脉络、特征及其文化生态,也将图像作为史料解决戏曲史上的具体问题,从总体上揭示其对中国戏曲史的意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音乐空间、钢琴撷海、戏剧影视、舞蹈视界、教育探索、鄂南文化、新作推荐。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流变;武汉城市音乐文化建设中的三条文脉;“浪漫的游者”戈特沙尔克之南美时期《嘲笑》作品浅析等。
现场性:媒介化文化中的表演解决了当今各种表演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大众传媒主导的文化中,现场表演的现状如何?自首次出现以来,菲利普·奥斯兰德的开创性著作致力于重新设定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观察现场表演的具体实例,如戏剧、摇滚音乐、体育和法庭证词,本书提供了对媒体文化的深刻见解,表明媒体技术已经侵入几乎不可能进行现场直播的现场活动。在这个新版本中,考虑到新的数字和媒体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作者彻底更新了他的挑衅性论点。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既是近代戏曲自身发展的需求,包含先进知识分子启蒙新民思潮的因素,更是西方戏剧文学观念冲击的结果。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加速了剧作家、演员、观众、评论家及戏曲经营者关系的现代转型。启蒙救亡语境中戏曲的自觉与他觉,改良戏曲案头与场上的不同视域,戏曲与话剧关于写意和写实因素的渗透交融,以及传媒话语权力对戏曲改良运动的影响,成为审视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的几个重要层面。
本书以1907年到1927年《申报》所刊登的话剧演出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早期话剧是如何突破官方与市场双重压力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早期话剧借助公益性的筹款演出突破官方的查禁,并从观众的阅读兴趣出发,利用广告进行多种营销。在突破官方查禁与赢得市场的过程中,早期话剧实现了包括演出主体、演出题材、演出场所与演员在内的现代性转型。
本书是关于昆曲第一代表作《牡丹亭》的通俗性研究文集,分为《牡丹亭》原作篇、《牡丹亭》人物篇、青春版《牡丹亭》篇、汤显祖篇等。 《牡丹亭》剧本从主题到唱词道白都有很多难懂之处,存在某些亟待澄清的问题,本书给予明晰的解释。本论文集剖析了剧本的主题、语言特色、
《尔玛人的艺术——中国羌戏研究》是研究羌族文化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研究羌族文化的第三本著作,同时是作者研究中国戏剧的第五本专著。羌族在当今中国主要聚居在四川,羌戏是多民族中国戏剧大家庭的成员。客观地讲,羌戏研究多年来在主流学界有所忽视,本书是同类著作中的首部。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借鉴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文献研读和田野走访,在历史与现实中审视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族戏剧,对之进行整体性梳理、辨析和研究。研究羌戏,旨在深化羌族文化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本书稿从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思想背景、思维方式,以及中西方戏剧美学的比较视野等维度入手,辟23个专章,分析了汤显祖、王骥德、金圣叹、李渔、王国维等人的戏剧美学思想及发展脉络,以及戏剧美学思想的变迁,并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阐扬中国戏剧美学的深厚内蕴,为观照和审视中国戏剧美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运用了一套富于新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诸多新颖的学术观点,提炼了一个系统性的概念范畴体系,从而显示了深入而又宏阔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全书脉络清晰,论理周延,结构完整,行文流畅,体
本书首先阐述音乐艺术的性质与特征、音乐艺术的形式与构成、音乐艺术的传播与功能;其次探讨音乐艺术的教学体系、音乐教学与表演创作艺术;再次从电影音乐艺术的欣赏与创作、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使用、纪录片音乐的主要功能体现等方面阐述不同领域的音乐艺术;最后对音乐编辑工作及审美艺术、影视声音艺术与编辑创作、音乐在编导工作中的创新运用进行分析。
由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世界戏剧教育大会于2022年5月10日至20日在线上召开。大会以“戏剧与科技的发展构建”为主题,收录了来自加盟院校的专家学者的11篇论文,分别从戏剧管理、戏剧教育、声音表演、舞台灯光、表演教学、戏曲、传统文化保护、戏剧与马戏、后戏剧等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戏剧影响,以及科技在泛戏剧领域的应用。论文集还收录了主旨发言嘉宾的演讲稿和加盟院校献上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