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平等”。收入平等主义者要求收入平等,福利平等主义者要求福利平等,古典功利主义者主张对所有人的效用赋予平等的权重,纯粹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要求所有的权利和自由都平等分配。有人要求平等地衡量每个人的效用,本书介绍了不同的主张及支撑其主张的理由,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探讨了平等的一般特征。那么,什么是平等中不变的属性?本书集中关注了可获得有价值生活内容的能力的平等,并探求评估社会制度设计上是否要追求“公平的正义”的分析方法。
本书在文本考察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确立一个个思想路标,在思想史境域中,辨清马克思思想的生成过程与根本超越之处。澄清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阐明二者共生共长、互为推进的内在关系,对于整体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理论特质以及指导现实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旨在通过深入梳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解史,从总体上把握、阐释和反思这股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思考和回应。在总体层面,本书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史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图绘,涉及了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等人、法兰克福学派、莱尔因、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解思想;在具体层面,本书重点阐释了新时期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世界体系学派、后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等学派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解,并对在这股理解思潮中呈现
本书是作者过往发表文章或者访谈内容的集成,既有作者学术生涯的处女作,又有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重磅佳作,时间跨度从求学期间到走上工作岗位,直至现在。全书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展开,分为理论探讨与问题研究两大部分,研究对象涉及文化冲突、价值体系、历史观等,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学术研究的思想脉络和大致走向,是对作者学术思想的基本梳理和科研成果的总结。
本书把唯物主义历史观置放到西方近代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与后现代历史哲学这样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中,重新审视、重新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性质、内容和功能,明确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说明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初,重在探讨历史本身的运动规律这一历史本体论的问题,而对如何认识历史运动这一历史认识论的问题只是有所论述,但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述,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凝重的历史本体论色彩,历史认识论只是以胚胎、萌芽的形式存在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形态中;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经典著作的解读,集中阐明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课题,诸如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历史唯物主义的“名”与“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与“社会”,“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启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共产主义”的多维价值意蕴,“人类命运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新的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