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综述唐宋元明清五朝理学概貌。书中对“理学”循名责实地辨析,抓大要、举大纲的编纂方式,分辨、对话、透彻之悟等特色,都让这部撮要类著作历久弥新。通过这部简明扼要的理学史,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作者通体纵贯的学术视野和眼光,也能感受一代学人探究问题、体悟真知的素心。
本书2008年在我社初版,印数4000册,豆瓣评分8.7,近几年不断有读者问起,旧书在孔网被炒至二三百元一本。现纳入作者的作品集精装再版,作者进行了适当的增删,重写了一篇较长的后记。 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张载哲学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本与神化》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
南宋淳熙年间,国势颓唐,中兴无望,满朝文武贪图安乐。朱熹等儒人屡献良策,不被采纳。恰遇连年大旱,孝宗皇帝任命朱熹为南康知军。朱熹在信州道上巧遇武帅辛弃疾,二人一见如故,引为知己。辛弃疾以一方端砚相赠。朱熹见砚上刻着“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字,心下十分喜欢,视为珍宝。朱熹与辛弃疾、陈亮、赵汝愚等交厚,常泛舟九曲,诗酒相酬,图谋复兴。然权奸当道,时势扑朔迷离……
本书内容包括:荆门到任谢表、与孙季和、与罗春伯、与朱子渊、与吴斗南、与邓文范、与吴叔有、与沈宰、与章茂献论筑城书、与章茂献、与张元善、祷雨文五篇、与陶赞仲、与章德茂等。
《木钟集》以《论语》《孟子》《六经总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近思杂问》和《史》各一卷。当时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已经撰成,但犹为私家之书,尚未成为官学,故陈埴仍从古本之例,解说《大学》《中庸》仍置于《礼记》之中,未单独条例。《史》论仅涉及汉唐,则是因为伊洛之传不以史学为重,偶然及之,并非专门论述。全书体例均先设问,后回答。卷首自序,称取《礼》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间者如撞钟义,以木钟为书名。此书独守朱子之说,可备研究朱子学作参考。本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
本书以21世纪海外汉学的风景理论、图像理论和草稿思维为研究工具,以朱子的山水美学为研究内容,探讨朱子理学美学的历史来源、研究方法、伦理内核和现代转化。可以为当代美学研究、家庭伦理教育及社会政治美学提供理论参考。书稿立足于长期的材料收集整理,利用国外汉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阐述朱子理学美学的同时,认真思考朱子理学美学的当代意义与现实作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该选题以朱子的美学研究为题,利用海外汉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书稿资料详实,学术上具有原创性。<
朱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至为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一,考察这一哲学的整体结构及其具体内容必须注意:一方面,整个朱子哲学和它的重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静止结构,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并经历复杂演变的动态体系。另一方面,组成这一学说总体的命题大都不是意义单一的命题,朱子哲学中的哲学命题和他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在内容上大都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含义。这两方面造成了朱子哲学的复杂性。有鉴于此,本书注重从时(历史演变)空(层次角度)的不同方面对朱子的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达
朱熹四书学是以儒家典籍为文本对人的一种解读,目的在于探究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必然之故以及人之所当然之则。可以说,朱熹四书学实际就是人学(就人自身而言)、政治学(就人与社会而言)、伦理学(就人与人而言)的结合体。朱熹对哲学的涉足源于幼年时期潜移默化地理学熏陶,对哲学的探究则是源于对儒学精神血脉之所在的为己之学的探求。而为己之学显透着的道德动机又关系着天下之安危,于是,在宋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道德动机和道德理性作为治国安邦、家国长治久安的救世之道。所以,在家学和时代思潮的影响
《五峰集》五卷,为南宋著名学者胡宏文集,为胡氏季子胡大时所编。全集有诗一卷,为其平生诗作杂咏,大体能见其平生志向,如其《宠辱》一诗,“消磨利欲十分尽,免得临机剖判难”;《书》一卷,可见其平生交游,及其自强不息、穷理致用的治学主张;杂文一卷,其中《中兴业》八篇反应其在政治上关心国家兴衰、民生吏治的政治主张;《皇王大纪论》一卷,从《洪荒讹真》到《孟子辟杨墨》近八十篇,从天地鸿蒙初判、女娲补天,评述到商鞅变法,其史学观颇有见地;学术论著一卷,为其对《周易》《论语》《孟子》三部经书中重要名词的个人经解。
本书对朱熹心性论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试图破除近代以来学界心学派与理学派二元对峙分类法带来的分歧与误解,根据朱熹理一分殊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分殊体用的本体论诠释模式,以此来解读朱子理心性太极等多个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呈现朱熹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开展逻辑;在比较研究中,重新认识朱熹在此领域的继承与开拓;并尝试揭示朱子心性论对于当下社会道德重建与价值重构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