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第137辑》围绕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选题,尤其是欧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对欧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其中不乏能够为我们借鉴的洞见,因为很多问题是共通的。美国金融学会主席马库斯·布伦纳梅尔关于宏观经济学与韧性的分析,尤其是对韧性的测度,对政策制定有启示意义。此外,制度经济学家格雷夫等人对英国经济的分析、法和经济学栏目中对信托型和法人型公司的分析,也为读者理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模型的持续迭代不仅激发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刻变革,也加速了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如何持续创新并引领全球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已成立26 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有着深刻的见解。作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典范,微软亚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创造具有突破性、对全球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技术成果,树立了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标杆。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其独特的企业研究院模式,吸引了一批世界级的科研人才。这些研究人员不懈地在科学高峰上探索,实现了多项从零到一的突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微软亚洲研
知识之城可以说是20世纪美国创造的最成功的概念之一,是科学创新的原动力,是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科学工作者及其家人的乐园。那么,把一个地方变成知识之城的神奇公式是什么?一个城市或地区如何才能成为下一个硅谷?本书探讨了20世纪后期高科技发展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以及关于人才、工作、资本和机构的神奇公式为何如此难以复制,扩大了我们对战后城市历史的认识,对规划未来的高科技经济至关重要。本书既有深入的实证研究,也有创造性的解读,是有志于建设下一个硅谷的人的经典之作。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与资金的时间价值、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经营预测与决策技术、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和竣工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建设项目后评价、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经济中的应用等。本书系统介绍了工程经济学与建筑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用案例说明知识点的应用,注重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及其分析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比较.第135辑》开篇选取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对2004年三位获奖者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罗宾逊学术研究的综述,不仅介绍了他们的开创性研究,还介绍了后续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信息量非常大。围绕制度影响经济繁荣这一主题选取的其他稿子,比如碳税制度(碳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土地制度对土地开发的影响,养老金制度对养老体系可持续的影响等,均从不同的侧面印证了制度的重要影响。
《福利经济学》以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全书共分为四编,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定义什么是经济福利,二是探讨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每一编都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第一编:福利与经济福利。在这一部分,庇古对经济福利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并设定了研究的框架。他明确界定了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范围,为后续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这一编,读者能够理解经济福利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增加,还包括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
第二编:国民所得的大小及资源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第2 版)在2021 年初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次修订最大的变化是删除了初版中的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中高级部分, 删除的这部分内容经增补后作为《高级区域与城市经济学》(ISBN978-7-5642-4554-2)另行出版。此次修订还包括: 修正了初版中的错误, 补 充了最新的数据, 更新了思考与练习题, 增加了第十一章“地理的力量”。 整本书理论阐述更清晰, 中国实践更具体。本书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系统阐述当代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展现区域
本书收录了加里·S.贝克尔长期学术研究生涯的关键成果。本书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关于家庭的问题串联起来,从单个人的居民户分析开始,不仅研究了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和一夫多妻制现象,而且还探讨了生育需求、教育和动物群体的家庭等问题。本书试图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形形色色的婚姻、家庭以及择偶现象,通过本书对家庭的分析,不仅可以窥见人类历史的许多方面,而且可以指导人们未来的行为。
本书基于国家社科面上基金项目成果,从自然资源核算出发,通过自然资源核算理论和实践、自然资源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创新案例分析及创新政策仿真分析的综合研究,从自然资源核算、自然资源价格、自然资源税收和自然资源调控四个方面构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创新体系并提出对策建议。本书共10章。第一部分(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思路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第2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的自然资源管理,深入剖析我国供侧结构性改革对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第三部分(第3-6章)是自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从不同层面对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未来高度重视。越来越多、越前沿的科技名词出现在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中,正确理解相关科技名词的内涵,对于吃透讲话、文件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本书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相关讲话中的科技热词为基础,精选读者常听常见的科学词汇,从学科内涵、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具体案例等角度进行图文解析,力求科学精准,从而有助于读者从科学角度理解讲话精神以及我国的科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