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初中化学作为基础且关键的一环,对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化学知识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易错点,这些易错点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初中化学易错点的提前干预与跟进措施》一书应运而生。本书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初中化学学习中的易错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前干预和跟进措施,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全书
只有迈进人工智能时代,加快研究“人是怎么学习的”以及“未来我们该怎么学”,才能在未来的国际人才竞争中搏得先机。本书完全立足于当前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未来学习研究与实践进展,针对“未来学习多样态、未来课堂新结构、未来课程新形态、未来环境新生态、未来评价新模式、未来教师新素养、未来学校新图景”七大领域,对其进化历程、发展趋势与实践样态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学习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与行动指南。
《AI助力教学:让中小学教师工作更高效》是一本全面介绍AIGC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实用指南。本书从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支持、班级事务管理、日常教务管理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运用58个教育案例,详细阐述了AI教学工具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步骤指导,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掌握AI教学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本书还结合了最新的AI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助力他们在智能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脱颖而出。
本书针对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发展需要,依据国家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从信息科技学科知识技能结构、数字化项目设计与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形态等方面分析新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研制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内容上,本书针对当前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内容陈旧、媒体形式单一、支持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信息科技教材的新成果,依据课程标准分析信息科技教材的内容结构、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环境创新教
本书从“唤醒灵魂,明确此生使命”“坚持读写,沉潜专业发展”“躬耕课堂,追寻生命意义”“历练重任,赋能个体成长”“拥抱热爱,播撒桃林芬芳”五个方面,汇聚了20位一线榜样教师的职业生涯叙事。阅读这些职业生涯叙事,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可以增强职业认同,唤醒自主成长意识,提升自主成长能力,明晰职业生涯规划,激发个体的主体性,自觉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等人生重大问题。
上海市实验学校始终秉承尊重个性差异,挖掘智慧潜能的办学理念,坚守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实验目标,以中等偏上智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等综合改革研究,助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充分发展。本著作将呈现上海市实验学校35年来学生潜能识别的阶段性成果及研究转向,将呈现潜能识别框架模型、学业述评范本及基于框架模型基础上的学业指导鲜活案例,旨在给一线教师和广大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本书倡导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遵循“教人做事”的设计理念,按照大观念形成的学习逻辑、大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以任务链、问题链为载体,整体建构、设计主题任务单元,运用学习工具,以连续性、进阶式学习任务撬动学生人人学、深度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向。
全书分为28套小题训练卷(每卷16题,涵盖12个填空、4个选择)+28套压轴小题训练卷(涵盖填空11,12题,选择15,16题)+8套大题训练卷(涵盖函数、导数、数列、三角、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以及函数应用题)(俗称“28+8”)。小题编排原则:(1)填空1到6题、选择13、14题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即按上海高考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转弯;(2)填空7到10题、选择15题主要考查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3)填空11、12题、选择16题侧重于
教育对犹太民族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繁荣和创新民族文化等作用。以色列于国家成立之初的1949年就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5-14岁儿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978年的法令将受义务教育者的年龄延至16岁,接受免费教育的年龄延长至18岁。学校类型有:国立学校(占75%),国立宗教学校(占20%),私立宗教学校(占5%)。国立学校由教育文化部管理,70%的课程由该部决定,25%的课程由各校自行规定。本书主要对以色列现今的中小学(包括学龄前)教育体系及历史沿革,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等方面内容做概要
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教育联盟成立已有八年,八年来,上千名教师成为联盟教育改革实践的亲历者与探索者,为联盟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心血。本书汇聚了联盟教师的精彩之作,聚焦课标新视角,从学习方式新实践和学科内容新探索两个块面,描述改革探索历程、呈现教师教学思考、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为新课标的全面落地提供了观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