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正义理论的演进史,探讨了罗尔斯正义论产生的影响。作者从追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渊源、剖析其与古代契约正义思想及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的联系入手,逐步揭示出正义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并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原则、应用和证明方法进行了梳理。展示出了罗尔斯正义论的面貌,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路线图。
本书以美国著名诗人、思想家爱默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美学特色及影响。由于爱默生演讲式、散文化的论著方式,及其随时代不断做出思想调整,使得对他展开完整思想爬梳难度较大,国内外鲜有专门美学论著。故本书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前沿价值,可为读者全面把握爱默生美学思想提供参照。本书将诗与行动视为爱默生美学的核心内涵,从神圣诗人、诗性直觉、诗意自然、诗性语言、感性行动、宗教行动、教育行动七个方面,分析了爱默生美学思想的价值与缺失,系统论证了爱默生美学思想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历程。本书论述平实有力,文字准
这本书是对杜威的名著《民主与教育》的导读,但却不是一般的介绍性质的导读。这本书是以三方对话的方式展开的导读,杜威、本书作者,以及教育现实问题与未来,构成了对话的三个参与方。本书共分为九章,最后一章是总结,前八章分别探讨了《民主与教育》涉及的重要教育哲学话题。
《简读弗洛姆》立足于弗洛姆的生平、思想渊源、理论特色,特别是从其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社会潜意识理论、建立健全的人道主义社会等主要观点出发,清晰、简练地介绍了弗洛姆,便于读者快速读懂这位精神分析学大家。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短短十余万字,清晰简练阐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让读者快
本书立足于戴维森整体哲学思想,通过析取戴维森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哲学中的有关“意义”的立场,尝试系统地、完整地呈现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整体轮廓。通过梳理戴维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明确戴维森建构意义理论的多元思想。
倡导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与法国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科耶夫,两人关于色诺芬《希耶罗》一书的“哲学对话”,无疑是一场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哲学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交锋,至今于学界经久不衰,鲜有哲学的或学术的讨论能够如此。本书将批判性地重审整个论争,所录文章作者皆为政治科学、哲学和古典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或青年学者。编者力求囊括论证中最精彩的部分,包括整个背景、谁是赢家(如果非要从二人之中选出一人),以及这场论争更为宏阔的哲学关联。
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中阐述的自由至上主义被看作能够与罗尔斯所构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分庭抗礼的政治哲学,自其诞生以来,一直统治着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但是,国内外学者往往热衷于讨论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第二部分提出的持有正义论,却忽视了诺齐克在该著作其他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提供的各种辩护。本书的目的是揭露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三个部分为最低限度国家之正当性辩护的各种方式均存在种种缺陷,他所倡导的最低限度国家既非道德上唯一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亦非唯一
实用主义的再次复兴,发生于分析美学衰退、美学发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下。美国犹太裔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是实用主义再次复兴的焦点人物。洞悉到单纯地依靠术语的澄清和语词的分析无法真正地解决美学与艺术的基本问题和论争,舒斯特曼毅然告别分析哲学,转而求助于实用主义,自觉地向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传统回归。舒斯特曼将自己视为正统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以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艾利斯·扬的政治哲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艾利斯·扬政治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逻辑,重点围绕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政治解放这条主线,深究其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予以整体评价,揭示其政治哲学思想的特征、理论贡献、理论局限及启示。
本书是对这17份访谈录。这些访谈中浮现出的施特劳斯形象, 可与写作时极为审慎的施特劳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施特劳斯 (分别体现于他本人的著作和由他的上课录音整理而来的“讲学录”) 互为补充。如今, 接受采访的学生中有不少已经去世, 这些回忆因而显得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