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常识》精心选取林徽因、梁思成两位先生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建筑的发展特征、北京及周边古建筑的考察、敦煌石窟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云冈石窟研究、山西古建研究等。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
《中国哲学常识》是解读中国哲学家思想精髓的哲学入门书。本书由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国中古思想小史》和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讲义编选而成,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中国哲学史上各家各派思想的精髓。
扬之水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古名物专家。其经历颇富传奇色彩,青年时代去做工,开卡车,蹬三轮,送白菜,卖西瓜;1977年参加首届高考,成功考取大学,却阴错阳差未能入学,只能通过自学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代著名学者。《问学记》即是扬之水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除了数篇带有强烈自传性的篇章外,作者还追忆了与徐梵
2024年是巴金诞辰120周年,《随想录》(诞辰120周年纪念本)包括《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探索集》《无题集》。巴金于晚年创作完成这部杂文集,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展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以及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他以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以此来履
《逝去的武林》续篇,由“家世”和“武学”两部分组成。前者由武学大家李仲轩(1915-2004)的后辈讲述自鸦片战争至今,李仲轩的父系和母系家族成员在历史大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以及他们眼中李仲轩的性格爱好和生活细节。凸显了一支百年世系的血脉和文化传承。后者是象形术探佚。象形术是民国武术顶尖高手薛颠的传世之作,已经湮灭半个世
《逝去的武林》一书讲述了上世纪初,列强环伺,为解救民族危机,国人形成了尚武之风,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尤以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代表了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李仲轩先生以七十余年武学实践,讲述他所师承的民国年间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和薛颠的言行、造诣,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实情、习武
《武人琴音》是徐皓峰“逝去的武林”三部曲系列收官之作,由韩瑜口述,徐皓峰、徐骏峰合著。讲述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在各自时代的遭遇,凸显百年武人命运。首次披露尚门韩传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喜峰口之战刀法。韩瑜: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再传弟子,为现在山东形意拳代表人物。其祖父韩伯言为上世纪四十年代至
《食药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方法、原理与实践》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食药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图谱检测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①食药质量安全大数据的来源及模态特点,尤其是近年受到普遍关注的图谱快速检测装备及技术;②介绍了信号处理领域*新的压缩感知理论和方法,以及面向新型检测硬件及物联网场景如何实现更加高效的信号采样
本书以双边市场为背景,探讨参与方信息不对称下的平台进入问题和平台定价问题。平台进入问题考虑市场初期存在信息不对称、研究市场结构、新平台的市场进入决策,以及在位平台的跨市场进入决策,即在位平台是否选择将业务拓展到新市场。平台定价问题考虑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方内部信息不对称两种类型。在参与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下,研究平台
本书以云南省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森林(思茅松天然林、思茅松人工林和桉树人工林)的皆伐样地(100m×30m)的各维量生物量(木材、树皮、树干、树枝、枝叶、树冠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3种典型森林单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各维量的空间效应变化;在空间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林木的空间位置信息,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