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叶有机生产探索》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多年的烟叶有机生产研究成果共同编写而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烟叶有机生产环境要求、技术栽培体系、管理体系、生产信息系统的开发,并以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玉溪庄园建设为案例,详细介绍了烟叶有机生产基地选址与规划、轮作模式构建、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烘烤技术以及有机烟叶应用与卷烟品牌开发,最后对烟叶有机生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烟叶有机生产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学、科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作为农林和有机农业专业高等院校学者的教学参考书,亦可供烟草生产经营和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各个行业都在探索供给侧改革大形势下的绿色发展道路,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烟草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推动烟草有机生产,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和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烟草农业发展、烟农增收的和谐统一,落实“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体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是呼应生态文明战略的具体实践形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吸烟与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卷烟消费者开始关注除烟草本害之外的烟叶农药残留、重金属、烟叶品质等问题,生产安全性卷烟制品已迫在眉睫。烟叶的安全性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烟草制品的外贸出口和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既是烟草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烟叶原料优势,降低烟叶外源有害物质,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性,体现生物多样性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围绕“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价值观,2008~2014年,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有机、绿色烟叶生产项目,在云南玉溪等六个市(州)及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开展有机烟试验、示范及生产,从产地选择、环境评价、过程控制、烟叶质量跟踪以及卷烟产品开发等环节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烟叶安全性,使红塔烟叶“清甜香润”的风格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烟叶品质得到改善,保护了生产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的声誉度、高档卷烟品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开展有机烟叶的研发是重视解决烟叶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和泛施无机化肥致使烟叶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认知与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有机烟叶开发是消费者对“诚信、道德、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烟草农业的渴望和回归需求。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烟叶显著降低了烟草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有机卷烟产品的有害气体释放量明显低于普通卷烟,安全性大大提升。有机烟叶卷烟将会推动中式卷烟进入降害减焦新时代,同时在引导农业安全生产、提升烟草行业社会形象方面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为烟草有机生产的理论篇,重点论述了烟叶有机生产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开发;下篇为实践篇,深入阐述了云南红塔集团在烟叶有机生产基地建设及“玉溪庄园”品牌开发探索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技术资料丰富,内容新颖,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论述烟叶有机生产,在国内尚属首次。本书是向我国烟草行业和有机农业的从业者、研究者、管理者和环境保护者提供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是烟草、农业、环境、生态等学科的师生教学和研究用的参考书。
本书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老师共同编写而成,在此对相关单位及作者谨表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
上篇 理论篇
第1章 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1.1 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1.1.1 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源
1.1.2 有机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1.3 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简介
1.2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和概况
1.2.1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简介
1.2.2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认可监管体系与认证制度
1.2.3 中国有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1.3 有机农业发展新潮流与趋势
1.3.1 有机生态旅游
1.3.2 有机纺织品
1.3.3 有机护肤品
1.3.4 有机花卉
1.3.5 有机餐饮
第2章 烟叶有机生产发展概况
2.1 烟叶有机生产发展概况
2.1.1 国外烟叶有机生产概况
2.1.2 中国烟叶有机生产发展历程
2.1.3 现阶段我国烟叶有机生产探索发展的意义
2.2 烟草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2.1.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地貌和海拔
2.2.3 土壤条件
2.2.4 烟叶有机生产的适宜区域类型划分
2.3 烟叶有机生产产地环境要求
2.3.1 有机种植环境要求
2.3.2 烟叶有机生产基地选择
第3章 烟叶有机生产技术体系
3.1 烟叶有机生产特色品种筛选
3.1.1 有机特色品种要求
3.1.2 主要特色品种介绍
3.2 烟叶有机生产育苗技术
3.2.1 有机烟叶育苗要求
3.2.2 有机种子
3.2.3 常规育苗技术体系
3.2.4 有机漂浮育苗
3.3 烟叶有机生产种植制度选择
3.3.1 休闲
3.3.2 水旱轮作
3.3.3 旱旱轮作
3.4 烟叶有机生产移栽操作技术
3.4.1 大田整地
3.4.2 种植密度
3.4.3 移栽技术
3.5 烟叶有机生产施肥技术
3.5.1 烟草营养
3.5.2 烤烟养分吸收规律
3.5.3 施肥原则
3.5.4 有机肥种类
3.5.5 施肥技术
3.6 烟叶有机生产大田管理
3.6.1 中耕管理
3.6.2 培土
3.6.3 打顶抹杈
3.7 有害生物防治
3.7.1 虫害防治
3.7.2 病害防治
3.7.3 草害防治
3.8 烟叶有机生产烘烤技术
3.8.1 成熟采收
3.8.2 烘烤设备
3.8.3 烘烤工艺
第4章 烟叶有机生产管理体系
4.1 烟叶有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4.1.1 组织架构
4.1.2 资源管理
4.1.3 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4.2 烟叶有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管理
4.2.1 文件制定与发布
4.2.2 人员培训
4.2.3 记录控制
4.2.4 内部检查
4.2.5 投诉
4.2.6 产品召回
4.2.7 持续改进
4.2.8 社会公正
4.3 烟叶有机生产质量运行体系保障
4.3.1 组织保障
4.3.2 制度保障
4.3.3 人才与技术保障
4.3.4 资金保障
4.3.5 质量保障
4.3.6 外部监督
第5章 烟叶有机生产信息系统
5.1 概述
5.1.1 系统意义与功能
5.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5.2 总体设计
5.2.1 系统目标与用户范围
5.2.2 系统设计原则
5.2.3 系统总体结构
5.2.4 系统模块功能
5.3 数据库设计
5.3.1 数据逻辑设计
5.3.2 数据编码
5.4 系统实现
5.4.1 用户角色管理
5.4.2 生产基础数据管理
5.4.3 生产物资信息管理
5.4.4 有机烟叶产品溯源实现
5.4.5 有机烟叶产品二维码应用
下篇 实践篇
第6章 烟叶有机生产基地选址与规划
6.1 基地选择
6.2 基地建设规划
6.2.1 概述
6.2.2 有机庄园的定义及特点
6.2.3 有机庄园设计原则
6.2.4 规划主体内容
6.2.5 可行性结论
第7章 烟叶有机种植基地轮作模式构建
7.1 有机种植基地概况
7.2 有机种植区域作物种植结构
7.3 有机烟轮作的重要性及原则
7.4 不同前茬作物对有机烟叶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7.5 不同轮作模式效益
第8章 烟叶有机生产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8.1 烟草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状况
8.2 烟叶有机生产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初探
8.2.1 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的策略和方法
8.2.2 烟叶有机生产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8.2.3 生物农药的筛选试验及应用技术
8.2.4 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8.2.5 其他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普查、系统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
第9章 有机烟叶烘烤技术优化与示范
9.1 有机烟叶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物质变化特征
9.2 不同烤房类型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9.3 有机烟(K326)烘烤技术要求
第10章 有机烟叶应用与卷烟品牌开发
10.1 外观质量评价
10.2 物理指标评价
10.3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10.4 烟叶感观质量评价
10.5 有机烟叶工业使用价值
10.6 减害降焦提升品质及安全性
第11章 实施效果与展望
11.1 烟叶有机生产的实施效果
11.1.1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续发展
11.1.2 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11.1.3 转变了乡风文明
11.1.4 改变了村容村貌
11.1.5 实现了现代生产方式组织创新
11.2 烟叶有机生产面临的挑战
11.2.1 经济效益的挑战
11.2.2 生产技术的挑战
11.2.3 管理模式的挑战
11.2.4 烟农有机知识欠缺的挑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