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编写。
《酒店运营管理》是一部以当今酒店管理的成熟理论体系为基础,主要介绍酒店运营与管理的书籍。
《酒店运营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将酒店管理的一般原理与酒店业的运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以酒店管理知识介绍和能力培养为主。
《酒店运营管理》在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资料和案例,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酒店运营管理》可作为高校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我国的酒店业是改革开放后与国际接轨t早、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酒店业3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仅旅游星级酒店数量已近1500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就达六七百家。除了旅游星级酒店之外,还出现了客栈、民宿、精品酒店等新型旅游住宿业态。我国的旅游酒店住宿业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近年来,我国酒店住宿业在经历了高速成长期后,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似乎正在告别增长的年代,开始进入一个动荡调整期。
对中国经济来说,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下,高速增长的时代即将结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身处其中的酒店企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将面临新的发展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剧。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现状和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面对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面对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21世纪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掌握和运用现代酒店管理的理念和手段,提升酒店管理的水平,增强酒店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将是我国任何一家酒店都无法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现代酒店管理是一门内容广泛、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科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又要注重实践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既能学到本门课程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在技术和方法上适应现代酒店经营管理运作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注重管理理论与方法,以满足现代酒店管理的需要,又要重视酒店功能性和实务性的管理与操作,以满足现代酒店实际营运的需要;既要对酒店系统的产、供、销运作进行宏微观管理,又要对酒店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些都应成为“酒店管理”课程教学用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第1章 概述
1.1 酒店的概念和含义
1.2 酒店的分类与等级
1.3 中外酒店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2章 酒店管理理论及运营管理模式
2.1 酒店管理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2 酒店经营管理理念的提升
2.3 酒店的主要经营管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3章 酒店的投资与建设管理
3.1 酒店的投资决策
3.2 酒店的设计
3.3 酒店的施工建设、开业准备与试营业
本章小结
第4章 酒店的组织计划运营管理
4.1 酒店组织管理概述
4.2 酒店的组织结构
4.3 酒店的组织管理制度
4.4 酒店的计划管理
本章小结
第5章 酒店对客服务部门的运营管理
5.1 酒店客房部的运营与管理
5.2 酒店前厅部的运营与管理
5.3 酒店餐饮部的运营与管理
本章小结
第6章 酒店市场营销部的运营与管理
6.1 酒店市场营销部的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
6.2 酒店市场营销部的规章制度与营销预算制订
6.3 酒店销售人员管理
6.4 酒店的市场营销分析、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
6.5 酒店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6.6 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和营销控制
本章小结
第7章 酒店电子商务应用与管理
7.1 酒店企业网络营销模式
7.2 酒店电子商务营销渠道
7.3 酒店网络营销渠道与实践
7.4 酒店电子商务
本章小结
第8章 酒店人力资源运营管理
8.1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8.2 酒店人力资源基本管理
8.3 酒店人力资源发展管理
本章小结
第9章 酒店财务运营管理
9.1 酒店财务管理概述
9.2 酒店预算管理
9.3 酒店财务控制
9.4 酒店财务分析
9.5 酒店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酒店运营管理》:
1)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思想,使管理实践活动从经验管理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科学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主要有泰罗、法约尔、韦伯,他们分别对生产作业活动的管理、组织的一般管理、行政性组织的设计提出了成体系的管理理论。
.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是最先突破传统经验管理格局的先锋人物,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从小醉心于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他18岁进入钢铁厂当工人,任过技工、工头、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职。长期的亲身经历使泰罗认识到:落后的管理是造成生产率低下、工人“磨洋工”和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他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这《酒店运营管理》中,泰罗总结出了4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
①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法对工人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观察分析,制订出标准的操作方法,用以规范工人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定额。
②细致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以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
③真诚地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为此,泰罗建议实行“差别工资制”,对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按较高的计件工资率水平来计算和发放工资,对完不成工作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计件工资率来计算和发放工资。通过金钱激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而在生产效率提高幅度超过工资增长幅度的情况下,雇主也就从“做大的馅饼”中得到了更多的效益。
④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进而对管理工作也按具体的职能的不同而进行细分,实行职能制组织设计,并贯彻例外管理原则。
泰罗提出科学管理思想,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工人凭经验操作机器,管理人员也凭借经验进行管理)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的管理转变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泰罗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劳资双方关注的焦点从盈余的分配比例转到了如何设法通过共同努力把盈余的绝对量做大,从而使盈余分配比例的争论成为不必要。同时,泰罗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系列科学的作业管理方法。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当泰罗及其追随者正在美国研究和倡导生产作业现场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时,在大西洋彼岸的法国诞生了关于整个组织的科学管理的理论,被后人称为“一般管理理论”或“组织管理理论”。与泰罗等人主要侧重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不同,“一般管理理论”是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该理论的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他是法国一家大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以自己在工业领域的管理经验为基础,法约尔在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5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