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2018-2019年度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东北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等我国重点区域开展产业转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还从地方和企业两个维度,持续跟踪国内外产业转移动态,总结典型地区的做法与经验,展现典型企业开展业务布局及转移的有关情况。
从京津冀一体化到泛珠江三角产业转移,中国产业转移发展新变化尽在掌握。不论是地方在进行开发园区的招商设计时,还是企业自身定位区域发展甚至销售策略时,了解了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和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才会在微观上做出顺应大趋势的决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期以来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平在党的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8年11月印发的《中央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等为平台,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流域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这是对产业转移工作的新要求。
2018年,经济化遭遇波折,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产业竞争博弈更趋激烈,影响产业有序转移。在以平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顺应形势和时代潮流,全方位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表现抢眼,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出台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共建“”取得重要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产业转移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对接活动成效显现,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建设走深走实。
为及时总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分析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的进展和趋势,展现有关地区推动产业转移的经验做法,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连续四年编写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组织编写了《中国产业转移年度报告(2018—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分为三篇。篇为总体篇,从梳理过去一年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现状入手,重点分析近期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第二篇为重点区域篇,主要对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东北地区及“”沿线省区市等我国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剖析。第三篇为实践创新篇,从地方和企业两个维度展示产业转移实践案例。
希望《报告》能为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等开展产业转移有关工作提供借鉴参考。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报告》编委会
2019年6月
篇 总 体 篇
章 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 2
一、外商直接投资延续下滑走势 2
二、保护主义冲击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4
三、跨国公司深度调整业务格局 5
四、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灵活弹性布局 7
五、发达经济体加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回流 9
六、发展中经济体争取产业转移竞争日益激烈 12
第二章 国内产业转移合作现状与特点 16
一、东部地区加快腾笼换鸟 其他板块承接转移亮点频现 16
二、吸引外资逆势正向增长 继续向高端产业集聚 22
三、重点区域转移合作深化 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24
四、特色对接活动亮点频现 平台效应加快释放 27
五、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完善 特色载体不断丰富 28
六、产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产业转移环境日趋优化 32
第二篇 重点区域篇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36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37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42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 52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54
一、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54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62
三、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 72
第五章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75
一、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76
二、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81
三、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 92
第六章 东北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94
一、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95
二、东北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98
三、东北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 109
第七章 “”倡议下的区域产业合作与转移 112
一、我国“”总体建设进展 113
二、我国各区域“”产业合作与转移现状 124
三、“”倡议下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分析 130
第三篇 实践创新篇
第八章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经验与启示 134
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概况 134
二、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37
三、经验启示 144
第九章 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147
一、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147
二、成都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151
三、经验启示 155
第十章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157
一、湘南湘西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经验分析 157
二、湘南湘西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60
三、经验启示 164
第十一章 巴斯夫产业布局概况 167
一、企业概况 167
二、巴斯夫布局概况 168
三、巴斯夫在华布局概况 169
四、经验启示 171
第十二章 海尔集团化发展概况 172
一、企业概况 172
二、企业布局调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73
三、经验启示 177
第十三章 比亚迪产业布局概况 178
一、企业概况 178
二、企业布局调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78
三、经验启示 181
第十四章 京东方产业布局概况 183
一、公司概况 183
二、京东方的布局 183
三、京东方的国内布局 185
四、经验启示 187
附录A 全国分行业、分区域工业生产力布局情况表 189
一、石化化工 189
二、钢铁 193
三、有色金属 194
四、机械 196
五、建材 200
六、食品 202
七、纺织 207
八、轻工 210
九、医药 213
十、汽车 218
十一、电子信息 220
十二、节能环保 226
十三、新材料 227
十四、轨道交通 232
十五、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233
十六、航空航天 234
十七、新能源 235
十八、智能制造装备 237
主要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