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家创新战略为背景,围绕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这个主题,诠释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构成要件与功能结构等,在对生物医药、环同济、新能源汽车三个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三元结构概念模型产业特征、市场要素和非市场要素,并揭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实质,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是三元要素在系统内凝聚力和发散力作用下不断发展、不断相互融合的过程。
本书可供政府政策制定、产业创新规划、创新创业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参考,也可用于创新创业相关的科研、教学与培训使用。
本书从理论基础出发,强调从产业演进的视角去研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分析构成要件和功能结构;研究进一步聚焦具体的产业案例,从众多已有研究中选择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和处于萌芽发展的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进一步提炼共性规律和差异;*后,也是本研究目前的主要贡献,认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产业特征、市场要素和非市场要素三部分在系统内的凝聚力和发散力作用下不断发展、不断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逐渐调整各自的态势及相互间关系,形成不断螺旋交融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将其发展状态抽象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合力,该合力可以表征一定发展方向和趋势强度,未来深化研究期望可以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科学治理提供帮助。
序言
2014年6月,上海市科委下达《关于建设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通知》(沪科〔2014〕277号),由郑惠强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启航。研究中心依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生态系统、产业创新和评价优化三个研究方向,由尤建新、陈强、周文泳三位教授协助郑惠强教授开展研究工作,交叉开展各年度课题研究,旨在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产业创新生态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引领性的战略智库。研究中心计划在五年内建成政府在产业创新规划、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专业、权威决策咨询平台,打造出一支专注于产业发展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团队,实现相关产业信息和指数的持续收集、分析和定期发布。
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研究中心承担的2014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编号14692180900)。在郑惠强教授的领导下,由尤建新、陈强、周文泳、蔡三发、邵鲁宁、钟之阳、卢超、薛奕曦、单蒙蒙、宋燕飞、何向武、王瑞豪等共同合作完成了该项目的研究任务,最终书稿由尤建新教授、邵鲁宁博士、薛奕曦博士、宋燕飞博士生共同执笔完成。本书从理论基础出发,强调从产业演进的视角去研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分析构成要件和功能结构;研究进一步聚焦具体的产业案例,从众多已有研究中选择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和处于萌芽发展的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进一步提炼共性规律和差异;最后,也是本研究目前的主要贡献,认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产业特征、市场要素和非市场要素三部分在系统内的凝聚力和发散力作用下不断发展、不断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逐渐调整各自的态势及相互间关系,形成不断螺旋交融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将其发展状态抽象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合力,该合力可以表征一定发展方向和趋势强度,未来深化研究期望可以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科学治理提供帮助。本书探索性提出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三元结构,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框架、重点和工具,其中一些特点规律性和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希望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进对该领域的认知。尤建新2015年10月18日
第1章商业生态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
1.1商业生态系统
1.2产业创新系统
1.3创新生态系统
1.4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第2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
2.1演化阶段
2.2演化特征
2.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2.3.1对传统的产业价值链进行网络、系统化改造
2.3.2建立系统内成员相互之间信任和共同的认知基础
2.3.3加强系统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换
2.3.4在改革创新中做好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制度安排
第3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件与功能结构
3.1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件
3.1.1产业创新的主体
3.1.2产业创新供应链
3.1.3产业创新投入链
3.1.4创新群落价值链
3.1.5产业创新的环境
3.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3.2.1产业创新要素资源流动
3.2.2产业创新主体协同竞争
3.2.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管控
3.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钻石框架模型
第4章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分析
4.1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
4.1.1创新性
4.1.2激励性
4.1.3包容性
4.1.4互动性
4.2数据收集与分析
4.2.1数据规范化及分析方法
4.2.2创新生态指数评价数据处理
4.3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案例分析
5.1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5.1.1发展历程
5.1.2发展现状
5.2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情况调查
5.2.1基于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发展状况分析
5.2.2基于调研问卷的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5.3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
5.3.1创新环境
5.3.2创新主体
5.3.3创新网络
5.3.4结构体系
5.3.5发展模式
5.4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基础
5.4.1系统定位与发展目标
5.4.2系统发展优势和条件
5.4.3系统能级提升的建议
第6章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分析
6.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6.1.1技术发展现状
6.1.2产业格局
6.1.3示范推广
6.1.4政策分析
6.1.5发展趋势
6.2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6.2.1企业构成
6.2.2服务支撑
6.2.3人才条件
6.2.4空间载体
6.2.5政府政策
6.3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6.3.1整体性
6.3.2开放性
6.3.3复杂性
6.3.4动态性
第7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机理
7.1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互动类型
7.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合力
7.2.1概念公式
7.2.2含义解读
7.2.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以互联网
为例
第8章未来研究方向
8.1关于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评估
8.2关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科学治理
附录A研发设计企业的行业代码范围
附录B研发设计上下游企业的行业代码范围
附录C相关支持服务类行业的代码范围
附录D环同济研发设计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