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构成设计/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数码媒体类·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4章。第1章为视觉构成概述,讲述了构成的探索期和发展期,以及对当今的影响;第2章为二维构成,系统地阐述了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及构图原理;第3章为色彩构成,系统地阐述了色彩的原理及色彩构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4章为影像构成,系统地阐述了影像构成原理及其应用。
《视觉构成设计/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数码媒体类·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传媒类或者艺术爱好者的学习用书。
自2013 年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与此同时,有关于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书籍也大量出现,但是很少见到有关基础课程方面的书籍。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同步的一本教材,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特色教材。本教材在综合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 又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理论讲述明了,实践运用合理,同时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形成完整的课程架构,为接下来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书采用纵横交错式的设计。纵向为理论方向,首先在起步阶段学习构成概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构成发展史以及对今天的影响;其次是学习三大构成中的二维构成与色彩构成,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元素和色彩开始着手; 再次是学习影像构成,让学生了解视觉影像的原理。横向为实践方向,无论是起步阶段的学习还是深入阶段的学习,都会结合各章节“量身定做”的相应练习,并且练习的范围是从静态到动态的综合体,这样既保证了每次授课的内容,又拓展了对专业知识的训练。此外,注重对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同时又鼓励他们挑战自我的个性。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概念,创作出有视觉美感的作品。
本书中的范例作品绝大部分是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作业,由于时间久远,图片量大,很多作品的作者已无法考证,在此特别感谢图片摄影班、摄影摄像班、灯光照明班、数字媒体艺术班的学生们。此外,还要感谢使我在构成艺术中受益最深的、我的导师陈小清教授,是她让我真正地对构成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把视觉构成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这本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丁海祥院长付出的大量心血,同时感谢我的同事和家人们的帮助和支持。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1月
第1章 视觉构成概述
1.1 视觉构成
1.1.1 构成的由来
1.1.2 视觉构成的目标
1.2 视觉形态美
1.2.1 元素美的意义
1.2.2 形式美的意义
1.2.3 审美的方法
1.2.4 视觉构成作品的要求
第2章 二维构成
2.1 二维构成的基本特点
2.2 二维构成的元素
2.2.1 点
2.2.2 线
2.2.3 面 第1章 视觉构成概述
1.1 视觉构成
1.1.1 构成的由来
1.1.2 视觉构成的目标
1.2 视觉形态美
1.2.1 元素美的意义
1.2.2 形式美的意义
1.2.3 审美的方法
1.2.4 视觉构成作品的要求
第2章 二维构成
2.1 二维构成的基本特点
2.2 二维构成的元素
2.2.1 点
2.2.2 线
2.2.3 面
2.3 二维构成的方法
2.3.1 重复构成
2.3.2 渐变构成
2.3.3 发射构成
2.3.4 特异构成
2.3.5 对比构成
2.3.6 密集构成
2.3.7 空间构成
2.3.8 肌理构成
2.4 构图
2.4.1 构图的含义和作用
2.4.2 构图的法则
2.4.3 透视与构图
2.4.4 构图的结构
第3章 色彩构成
3.1 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
3.1.1 色彩构成的概述
3.1.2 色彩构成的作用
3.2 色的属性
3.2.1 色彩三属性
3.2.2 色立体
3.3 色彩的关系
3.3.1 混合
3.3.2 对比
3.3.3 调和
3.4 色彩的情感
3.4.1 色彩与视知觉
3.4.2 色彩的表情与象征
3.4.3 色彩的共感觉
第4章 影像构成
4.1 影像构成的基本特点
4.2 影像构成的元素
4.2.1 空间
4.2.2 影调
4.2.3 色彩
4.2.4 运动
4.2.5 节奏
4.3 影像的画面构图
4.3.1 影像画面构图的目的
4.3.2 影像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