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15W4K32S4系列单片机是STC增强型8051单片机最新技术结晶,它支持宽电源电压(2.4~5.5V),无需转换芯片即可直接与PC的USB接口通信; 增强型8051单片机集成了上电复位电路与高精准R/C时钟,给单片机芯片加上电源就可运行程序; 它具备在线编程与在线仿真功能,一颗芯片既是一个目标芯片,又是仿真芯片; 它集成了大容量的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以及EEPROM,增加了定时器、串行口等基本功能部件,集成了A/D、PCA、比较器、专用PWM模块、SPI等多功能接口部件,可大大地简化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外部电路,使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更加简洁,系统性能更加高效、可靠。
本教材以STC15W4K32S4系列中的IAP15W4K58S4单片机为主线,以单片机资源为项目导向,基于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内容,结合STC大学推广计划的配套实验箱,使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职(含中高三二衔接)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相关专业“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用书。此外,本书可作为电子设计竞赛、单片机应用工程师考证的培训教材,也是传统8051单片机应用工程师实现升级转型的最新参考书籍。
STC系列单片机传承于Intel 8051单片机,但在传统8051单片机框架基础上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焕发新的“青春”。STC宏晶科技公司对8051单片机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全部采用Flash技术(可反复编程10万次以上)和ISP/IAP(在系统可编程/在应用可编程)技术; 针对抗干扰进行了专门设计,使其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 进行了特别加密设计,如宏晶STC15系列现无法解密; 对传统8051进行全面提速,使指令速度最快提高了24倍; 大幅度提高了集成度,如集成了A/D、CCP/PCA/PWM (PWM还可当D/A使用)、高速同步串行通信端口SPI、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UART(如宏晶STC15W4K58S4系列集成了4个串行口)、定时器(STC15W4K58S4系列最多可实现7个定时器)、“看门狗”、内部高精准时钟(±1%温漂,-40~+85℃,可彻底省掉昂贵的外部晶振)、内部高可靠复位电路(可彻底省掉外部复位电路)、大容量SRAM(如STC15W4K58S4系列集成了4KB SRAM)、大容量EEPROM、大容量Flash程序存储器等。STC单片机的在线下载编程、在线仿真功能以及分系列的资源配置增加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性,可根据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从而降低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难度与开发成本,使得单片机应用系统更加简单、高效,以提高单片机应用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STC作为中国本土MCU的领航者,从2006年诞生起,发展了STC89/90系列、STC10/11系列、STC12系列和STC15系列。2014年4月,宏晶科技公司重磅推出STC15W4K32S4系列单片机,它具有宽电源电压范围,能在2.4~5.5V电压范围内工作; 无需转换芯片,STC15W4K32S4单片机可直接与PC的USB接口相连进行通信; 集成了更多的数据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行口,更多功能的部件(如比较器、专用PWM模块)。技术人员开发了功能强大的STCISP在线编程软件工具,用于在线编程。此外,还有在线仿真器的制作、脱机编程工具的制作、加密传输、项目发布、各系列单片机头文件的生成、串行口波特率的计算、定时器定时程序的设计、软件延时程序的设计等工具,使人们学习或利用单片机更加便捷与高效。
那么,学习单片机有什么用处?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学习单片机就是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个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功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学习单片机的过程中,究竟要学些什么呢?有哪些学习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又如何学习呢?这些都是本书讨论的内容。
单片机的学习分成三个方面: 一是掌握一种编程语言(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本书采用C语言); 二是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 三是学习单片机的各种资源特性与应用编程。
本书以STC15W4K32S4系列中的IAP15W4K58S4单片机为主线,以单片机资源为项目导向,基于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内容,结合STC大学推广计划的配套实验箱,使教师很方便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书中的每个任务都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学习单片机,就是学习一个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系统学习与锻炼学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与系统调试能力。
本书中的任务基于STC官方STC15Ⅳ版实验箱开发。本书是宏晶科技STC单片机大学推广计划的合作教材,也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STC”杯单片机系统设计大赛的推荐用书。
本书由丁向荣编著。深圳宏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工程人员在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深圳宏晶科技有限公司STC单片机创始人姚永平先生直接参与了教材规划,并认真审阅了全书。在此,对所有提供帮助的人士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书中相关信息或勘误会动态地公布于STC官网,网址: www.stcmcu.com。读者有什么建议,可发送电子邮件到dingxiangrong65@163.com,与编者沟通与交流。
编者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