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各种节日,你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大减价”“大促销”这类词眼想必会出现在不少人的脑海中;仅在几年前,人们还只是把“双十一”“双十二”当作普通的一天,现在却是大家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准备大购特购的一天。当大自然的绿色渐渐消失,当蓝天白云被阴霾所取代,当购物的快感战胜精神的愉悦时,我们是否才会认识到: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已经腐蚀了我们真正的生活!
本书自首次面世以来,十多年间让无数读者认识到了物欲的危害性,这本畅销经典的最新修订版,将再次用幽默而犀利的文字,为我们心中那逐渐膨胀的消费欲望画下警戒线!
在当今这个消费社会,物欲膨胀、腐蚀心灵的平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正是聚焦这一社会现象而进行的写作。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将物欲膨胀视为一种疾病,并用医生会诊的态度描摹这种疾病的症状,深入分析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 这份“诊断书”的语言诙谐而犀利,十分“接地气”,虽然以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但读起来丝毫不觉艰深晦涩,反而能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因为本书的角度独特、语言生动诙谐、紧贴社会现实,因此在国内外不断再版,在评论界和读者中都大受好评。
序
2001年,《土豪病:过度消费如何毁了我们的生活》首次在美国出版,它对消费社会弊端的诊断及治疗处方,跟整个国家普遍的乐观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候,美国经济爬上了战后的最高峰。此前的10年里,股市翻了3倍,超过了一度难以想象的10000点大关。飞涨的房价让普通房主富裕起来(至少从数据上看来很富裕)。互联网的第一轮泡沫在高科技创业家阶层造就了一大群年轻的百万甚至亿万富翁。
没过多久,“911”事件爆发。对世界贸易中心的恐怖袭击导致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衰退,暴露出美国制度的弊端:国家领导人竟然建议民众,用逛街购物这一“爱国主义”的表现来回击恐怖主义。随后的几年,互联网泡沫破产,而腐败的、近乎崩溃的金融机构,让数百万房主陷入债务的牢笼,丧失赎回权。今天,哪怕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大衰退已经结束了,真正的失业率(即那些没有工作的人、那些需要更多工作的人和那些已心灰意冷而放弃找工作的人的比例)却仍然高得可耻。占领华尔街运动凸显了经济结构内部的不平等,最富裕的人越来越富裕,而我们大多数人,却靠着越来越少的就业保障、健康保险和退休保障,工作越来越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勉强度日。
如果说这本书曾超前时代,甚至略有生不逢时之感,那么,现在却是不折不扣地属于它的时代。
序
2001年,《土豪病:过度消费如何毁了我们的生活》首次在美国出版,它对消费社会弊端的诊断及治疗处方,跟整个国家普遍的乐观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候,美国经济爬上了战后的最高峰。此前的10年里,股市翻了3倍,超过了一度难以想象的10000点大关。飞涨的房价让普通房主富裕起来(至少从数据上看来很富裕)。互联网的第一轮泡沫在高科技创业家阶层造就了一大群年轻的百万甚至亿万富翁。
没过多久,“911”事件爆发。对世界贸易中心的恐怖袭击导致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衰退,暴露出美国制度的弊端:国家领导人竟然建议民众,用逛街购物这一“爱国主义”的表现来回击恐怖主义。随后的几年,互联网泡沫破产,而腐败的、近乎崩溃的金融机构,让数百万房主陷入债务的牢笼,丧失赎回权。今天,哪怕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大衰退已经结束了,真正的失业率(即那些没有工作的人、那些需要更多工作的人和那些已心灰意冷而放弃找工作的人的比例)却仍然高得可耻。占领华尔街运动凸显了经济结构内部的不平等,最富裕的人越来越富裕,而我们大多数人,却靠着越来越少的就业保障、健康保险和退休保障,工作越来越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勉强度日。
如果说这本书曾超前时代,甚至略有生不逢时之感,那么,现在却是不折不扣地属于它的时代。
在读书小组里、在教堂集会里、在学校教室里,这本书变成了一本经久不衰的经典,不光因为它洞穿了消费主义制度的空乏和不可持续性,也因为它大胆地为我们指明了出路。它包含希望的信息(即整个社会不再只顾着追求更多,而是要追求更好;不再只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要关注分享;不再只强调竞争,而是要更强调团结)激励着千百万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对现状提出质疑。借用个人理财大师戴维拉姆齐(DaveRamsey)的说法,我们这个社会的疾病就在于,我们工作得太多,购买自己没钱买又不需要的东西,妄图打动那些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本书的书名成了描述这一弊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我参与纪录片《东西的故事》(TheStoryofStuff)的拍摄工作时,它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本书第二十二章,三位作者不吝替我做了介绍)。
从很多角度来看,本书第三版是一本新书。第一版是PBS同名电视节目的衍生产物,而这本修订版则做了更深入的分析,对问题进行了更加严肃的讨论,正文和脚注里引用的数据做了大幅更新,借以反映过去13年里震撼了整个世界的诸多变化。全美各地正进行着大量有关社群、公民身份和自发朴素生活的热烈讨论,本书的作者们希望它能为此略尽绵薄之力。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教导铭记于心,那么,未来的新版本大概会讲述我们怎样为物欲症找到了解决办法吧。
安妮·伦纳德(AnnieLeonard)
《东西的故事》一书的作者
于加州伯克利
2013年7月
……
第一部分 症 状 /001
在一眨眼的时间里,我们的狂热期待就把地球改变得面目全非,完全不顾及子孙后代。
第二章 塞得满满的 /020
如果说可以把美国人家里装满了东西比喻成胃充血;高速公路上的拥堵,则相当于动脉堵塞……
第三章 压力大到死 /027
我们确实拥有了技术,但我们拥有的自由时间却比30年前少了。
第四章 支离破碎的家庭 /037
与人攀比的压力使得很多家庭陷入负债,在金钱问题上产生重重矛盾,从而更容易导致离婚。
第五章 社会伤寒 /048
如今,富裕意味着有足够的钱,不必跟没钱的人打交道,最富裕的美国人退缩进了自己的社区。
第六章 心之衰 /057
与觉得自己挣钱太少相比,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毫无意义、浪费生命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更大。
第七章 社会创伤 /066
随着物欲症扩展到全世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社会创伤已经浮出水面。
第八章 资源枯竭 /075
第一部分 症 状 /001
第一章 狂热的期待 /002
在一眨眼的时间里,我们的狂热期待就把地球改变得面目全非,完全不顾及子孙后代。
第二章 塞得满满的 /020
如果说可以把美国人家里装满了东西比喻成胃充血;高速公路上的拥堵,则相当于动脉堵塞……
第三章 压力大到死 /027
我们确实拥有了技术,但我们拥有的自由时间却比30年前少了。
第四章 支离破碎的家庭 /037
与人攀比的压力使得很多家庭陷入负债,在金钱问题上产生重重矛盾,从而更容易导致离婚。
第五章 社会伤寒 /048
如今,富裕意味着有足够的钱,不必跟没钱的人打交道,最富裕的美国人退缩进了自己的社区。
第六章 心之衰 /057
与觉得自己挣钱太少相比,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毫无意义、浪费生命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更大。
第七章 社会创伤 /066
随着物欲症扩展到全世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社会创伤已经浮出水面。
第八章 资源枯竭 /075
容易开采的资源正迅速消耗一空。发展是有可衡量的极限的,我们马上就达到极限了。
第九章 工业化痢疾 /087
约有4000万美国人对自己的房子过敏,2630万人已经确诊为哮喘,其中1/3都是儿童。
第十章 致癌的文化 /097
有证据显示,苦恼和不安全感,通常都是从追求财富开始的。追求财富的人更容易头痛、胃痛、流鼻涕。
第二部分 病 因 /109
第十一章 初期感染 /110
在农产品充裕、允许长期定居、实现了阶级分化并开始城市生活的社会里,财富的增加使社会上层成员开始压迫穷人、征服邻国。
第十二章 微不足道的预防工作 /117
缩短人们干活的时间,让人们有更多闲暇可从事自我选择的活动,这才是工业发展的真正目的。
第十三章 未曾选择的道路 /124
心灵的需要,与温饱同重。我们要面包,也要玫瑰。
第十四章 新出现的流行病 /135
你有金钱过敏症吗?快找亲切的美国银行要上一杯能宽慰人心的快钱——便利的个人贷款。
第十五章 物欲症时代 /143
在这个超级重商主义的时代,形象到处都是,而且“形象就是一切”。广告形象的轮番轰炸,让我们对自己和生活伴侣的外表永远感到不满意。
第十六章 冒牌医生 /152
为了抗击物欲症,我们该向谁咨询?外面夸夸其谈的冒牌医生太多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这些庸医们建立了严格的保密政策,竭尽全力维护这个世界“在民主体制下安然运转”。
第三部分 治疗方法 /163
第十七章 诊断检测 /164
好吧,揭开真相的时候到了。你在家里找个私人空间,做做下面的诊断题,别让其他人从背后偷看你。
第十八章 卧床休养 /169
物欲症也需要“卧床休息”:别再继续干下去了。现在就罢手。削减开支。盘点库存。让自己好好喘口气。
第十九章 匿名戒瘾会 /176
如今,每一种上瘾症的受害者都拥有支持小组,而要克服物欲症这种上瘾性的病毒,我们也需要一个对抗物欲症的后援团。
第二十章 新鲜空气 /183
我们越想拥有更多的物质,越想用更多的金钱去购买物质,大自然与我们就越疏远。
第二十一章 回去工作 /193
在这一刻,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维系,然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在书桌、博客网站上,各州立法机关里要面对的严肃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 构建免疫力 /204
为了缓解物欲症,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同时做一些能够抵消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积极事情。
第二十三章 政策处方 /213
为了抗击物欲症,我们不应当对用收入换取自由时间而感到害怕。
第二十四章 生命体征 /227
再见吧,过度消费!根据你的年度支出对照个人历史和价值观,你可以判断自己所过的生活是否如意。
第二十五章 健康之光 /241
精心设计的小房子、背包探险活动、聚会晚餐,或者其他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却提升我们生活喜悦感的体验及产品,你再也看不到太多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