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发展的农户行为研究》以农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农户行为的视角对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和天津五省份的蔬菜产业进行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构建研究的框架、选定经济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说。通过五省份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和建议。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蔬菜产业发展机制及农户行为的理论分析
2.1 蔬菜产业特点及产业发展机制分析
2.2 蔬菜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2.3 农户行为的理论分析
2.4 蔬菜产业发展视角下农户行为的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蔬菜产业现状及农户特征比较
3.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地区比较
3.2 五省份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3.3 农户基本特征的地区比较
3.4 农户蔬菜生产的成本收益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的蔬菜种植决策分析
4.1 农户蔬菜种植决策与蔬菜产业发展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4 农户蔬菜种植的实证分析
4.5 影响因素的边际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的蔬菜生产效率分析
5.1 关于农户蔬菜生产效率
5.2 DEA-Tobit模型的构建
5.3 农户蔬菜生产效率的测定
5.4 蔬菜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的蔬菜生产技术采用分析
6.1 农户蔬菜种植技术
6.2 农户技术采用的研究框架
6.3 农户的生计资本
6.4 五种技术关联性的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种菜的资源分配分析
7.1 关于农户资源分配的研究
7.2 种菜农户资源分配的Logistic模型
7.3 变量的统计及农户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农户兼业的边际效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户的蔬菜销售及其模式分析
8.1 农户的蔬菜销售特征
8.2 农户蔬菜销售模式聚类
8.3 农户蔬菜销售模式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农户蔬菜销售行为的实证分析
9.1 理论分析
9.2 多元选择模型的构建
9.3 回归估计结果及农户蔬菜销售行为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蔬菜产业发展与农户对策
10.1 关于蔬菜产业的综合分析
10.2 蔬菜产业分析矩阵的构建
10.3 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10.4 蔬菜产业发展与农户对策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
《蔬菜产业发展的农户行为研究》:
五省份农户的蔬菜种植规模进行统计发现,90%以上的农户蔬菜种植规模在10亩以下,种植规模并不大。目前调研统计来看,虽然有一些农户对蔬菜种植有扩大规模的意愿,但是会因受限于土地或者劳动力等其他因素,并不能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据农业部调研,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平均净利润与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平均利润相比,由2001年的35:1下降到2011年的10:1。面对蔬菜的比较效益严重下滑,以及菜价不稳定、费工、易受灾等多种因素,有近三成的种菜农户出现了缩小甚至放弃种植蔬菜的想法。保障蔬菜供应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农户蔬菜种植决策对保障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户因为收益或者其他原因减少种植规模甚至放弃种菜,会对蔬菜产业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农户的种植意愿是农户作出决策的前提,农户决策是农户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章在对农户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二元Logistic方法,对农户蔬菜种植意愿尤其是农户放弃种植蔬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为保障我国蔬菜供给进而更好地发展我国蔬菜产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