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测试与评价教程》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希望有所创新,对提高读者和学习者的评价素养有真正作用。
一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是突出实用性。
适合英语专业师范生和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使用,这是该书追求的目标。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往往在一些离普通教师较远且意义不大的理论、普通教师难以操作的方法和普遍已知的常识上着墨较多,而对一线教师急需的内容,如判断英语试题质量的原则、试题命制中常见的问题、符合基础教育实际的试卷分析方法等涉及较少。该书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做了较多探索。
第三是介绍与普通教师教学直接相关的语言测试研究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该书力图介绍与普通英语教师教学直接相关的语言测试研究的新进展,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新成果,如评价素养、形成性评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并介绍了语言测试的新发展,如项目反应理论、电子测试、计算机自适应性测试的应用等,让读者和学习者能了解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
第四是反复强化语言测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在评价、测试中的作用和影响。
该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读者和学习者在了解英语学科评价基础知识,把握语言测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会正确判断试题质量,会选题和组题,进而会命制试题。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语言测试的教材类书籍,本书与同类书籍有什么不同,这一定是读者和学习者关心的问题。
本书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希望有所创新,对提高读者和学习者的评价素养有真正作用。
第一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018年的几件大事对英语教育和语言测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出台,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其他语种)于2017年年底颁布,2018年正式出版,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公布。尤其是后两项更有直接的影响力。本书重视对核心素养的测评,并尽量体现能力量表的理念。
第二是突出实用性。
适合英语专业师范生和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使用,这是本书追求的目标。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往往在一些离普通教师较远且意义不大的理论、普通教师难以操作的方法和普遍已知的常识上着墨较多,而对一线教师急需的内容,如判断英语试题质量的原则、试题命制中常见的问题、符合基础教育实际的试卷分析方法等涉及较少。本书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做了较多探索。
第三是介绍与普通教师教学直接相关的语言测试研究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本书力图介绍与普通英语教师教学直接相关的语言测试研究的新进展,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新成果,如评价素养、形成性评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并介绍了语言测试的新发展,如项目反应理论、电子测试、计算机自适应性测试的应用等,让读者和学习者能了解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
第四是反复强化语言测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在评价、测试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书特别注重测试效度、信度、真实性、互动性在测试和试题中的具体体现,把握测试本质的关键理念,如Design your tests so as to encourage and enable test takers to perform at their highest level of ability( Bachman & Palmer,1996:13)。这些属于评价素养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对于评价质量至关重要。本书中针对这些内容的应用较多,可帮助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理解和把握语言测试的实质。
总之,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读者和学习者在了解英语学科评价基础知识,把握语言测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会正确判断试题质量,会选题和组题,进而会命制试题。
尽管有上述思考和努力,书中仍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 评价与评价素养
思考题
1.1 引言
1.2 (教学)评价
1.3 两种教学评价类型
1.4 评价素养
1.5 语言评价素养
1.6 提高教师评价素养的途径
1.7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二章 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要素
思考题
2.1 引言
2.2 测试、测量与评价
2.3 测试的理论基础
2.4 语言测试的关键要素
2.5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三章 语言测试的类别
思考题
3.1 引言
3.2 发展阶段
3.3 对语言的认识
3.4 按测试目的分类
3.5 测试方式
3.6 评分方式
3.7 对测试结果的解释
3.8 标准化考试
3.9 其他测试类型
3.10 结
讨论与反思
第四章 语言测试的原理、原则及试题质量评判原则
思考题
4.1 语言测试的基本原理
4.2 语言测试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4.3 高质量试题的特点与要求
4.4 判断试题质量的角度与要素考量
4.5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五章 试题的命制原则和题型分析
思考题
5.1 语言测试命题的总体原则
5.2 命题规范
5.3 题型分析
5.4 客观题型——以多项选择题为例
5.5 主观题型
5.6 防止\"投机取巧型应试策略
5.7 偏颇题、偏题、怪题、陷阱题
5.8 测试反馈
5.9 测试的基本步骤
5.10 试题与练习题
5.11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六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
思考题
6.1 引言
6.2 核心素养评价的复杂性
6.3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测评
6.4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总体要求
6.5 语言能力及其测评
6.6 文化意识及其测评
6.7 思维品质及其测评
6.8 学习能力及其测评
6.9 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评价
6.10 北京师范大学团队的英语学科能力的测量评价成果
6.11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七章 语言技能测试
思考题
7.1 引言
7.2 听力技能
7.3 阅读技能
7.4 口语技能
7.5 写作技能
7.6 综合测试——以完形填空题为例
7.7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八章 教学测试的结果分析与应用
思考题
8.1 引言
8.2 测试分析的指标
8.3 考试成绩分析
8.4 试卷质量分析
8.5 小结
讨论与反思
第九章 语言测试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9.1 引言
9.2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9.3 项目反应理论与经典测试理论
9.4 动态评价
9.5 电子评价
9.6 计算机自适应性评价
9.7 可选择性评价
9.8 DIALANG在线诊断性评价系统
9.9 小结
讨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