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文史之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近几十年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研究的热点,成果不断涌现。不过在尚专不尚通风气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个案研究,忽视了必要的贯通考察,导致对清末民初文史之学发展历程的整体认知不够。本书围绕几个清末民初文史之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梳理勾勒了清末民初文史之学从“新史学”到“新汉学”的发展路径。对于清末民国文史之学,应从知识阶层的现代化使命、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多重维度的认知,应从学术认识论、学术方法论、学术研究领的开拓、学术成果、学术精神五个维度进行评判。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代表作有商务印书馆的《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