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与传承——陈巴尔虎蒙古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
定 价:¥68
中 教 价:¥30.60 (4.50折)
库 存 数: 0
本书主要对草原游牧文化语境中陈巴尔虎民歌的短调形态现象为切入,重构陈巴尔虎部落历史与社会文化语境。同时,对陈巴尔虎民歌进行梳理、分析和阐释,揭示陈巴尔虎民歌以短调民歌为主的形态特征背后蕴含的文化现象。认为,陈巴尔虎独特族源与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地缘、信仰、生产、习俗等方面的独特特征以及与毗邻森林狩猎民族的影响等是陈巴尔虎民歌以短调形态为主的主要原因。本书主要以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对巴尔虎部的起源、迁徙、游牧等曲折的历史轨迹为切入,重构陈巴尔虎蒙古部落的发展历史语境;第二章,对陈巴尔虎民歌分类法、民歌形态分类、题材内容分类等分类法为切入点,阐释陈巴尔虎蒙古民歌中短调民歌发达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从陈巴尔虎民歌本体研究为切入,对风格特点、词曲关系、曲体结构、调式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采取民族志的写作方法,以陈巴尔虎蒙古人的文化生活为切入点,以萨满教信仰与相关祭祀活动为中心,揭示祭祀音乐与民俗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章,采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区域音乐研究为视角,对陈巴尔虎蒙古部落族群内与族群外的短调民歌进行整体性研究;第六章,对陈巴尔虎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等几个方面论述。
灵芝,蒙古族,201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乌兰杰教授。现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呼伦贝尔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 近年来,在蒙古族传统民歌研究领域用蒙汉、双语发表多篇论文。同时,编辑出版《蒙古族歌曲选》,编译出版《民族音乐学》(2016年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法的理论与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传统音乐为例》(NJSY13321)。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陈巴尔虎蒙古族民间信仰萨满仪式音声研究——以娜仁花“奥德根”请神仪式为个案》(NJSY17334)。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