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人口原理(最新译本)》是从两个公理出发的: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自有人类以来几乎保持不变。这两个公理导致人类历史出现这样的情况: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以指数级数增长,从而使二者不平衡。因为人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障碍来阻止人口增长,这就是书中所谓的“积极抑制”--贫困和罪恶;此外,马尔萨斯还提出了所谓的“预防抑制”,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德抑制”。以上就是马尔萨斯认为支配人类命运的人口自然规律的基本内容。
马尔萨斯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主要著作有《人口原理》《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研究》《政经济学原理》《价值的尺度》《政治经济学定义》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人口理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且对后世的各种人口研究也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其“有效需求论”对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有着重要的启发。凯恩斯在一篇关于马尔萨斯的传记中,记中以崇敬的口吻称其为“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称颂他“有深刻的经济学直觉不但能够对变换的经验图景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且不间断地以其规范思想中的原理来解释经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附录:威廉·葛德文之简介
译后记
葛德文先生关于世间之人未来将趋于不死的推测,似乎是相当奇怪地安排在了宣称要消除人口原理对其平等制度的障碍那一章。除非他假定两性间激情的减弱快于人类寿命的增加,否则地球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拥挤。但我们把这一困难留给葛德文先生,暂且考察一下他据以推断人类可不死的若干表象吧。
为了证明精神有能力控制肉体,葛德文先生评论道:
“我们是不是经常发现,好消息能让人们的小病小恙不翼而飞?人们不是常说,那些为懒人患病之源的意外事件,可以被勤奋和积极向上的人忘得一千二净吗?如果懒懒散散、半心半意地走上二十英里,就会感到非常疲惫。而同样走上二十英里,如果是精神饱满、目标明确且毫不懈怠,到最后会和开始时一样精神抖擞、思维敏捷。某句意想不到的话,或一封寄给我们的来信所引起的激动,会使我们的身体发生极不寻常的剧变,加速血液循环,导致心脏急速跳动、口干舌燥和失语,极度的痛苦或喜悦有时还会导致死亡。事实上,再没有什么比医生更清楚精神在帮助或阻碍身体康复方面的力量了。”
这里提到的例子主要是说明精神刺激对身体的影响。没人曾片刻怀疑过精神和肉体之间密切的却难以理解的关系。但是,假设精神刺激能够以同等的强度持续不断地运用,或者看到精神刺激一度可以这么运用,就假设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证明作如此假设的人完全不了解精神刺激的性质。在这里提到的一些例子中,精神刺激的强度取决于事件的新颖性和突发性。由于这种性质的存在,这样的刺激若重复发生,经常无法得到同样的效果,因为若重复发生,就会失去那种产生其强度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