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
定 价:¥45
中 教 价:¥22.50 (5.00折)
库 存 数: 0
丛 书 名:“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智慧物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丛书
本书为《物流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姊妹篇,以物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结合物流实践创新的发展现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借助企业物流管理精品共享课程的实践资源,结合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全面探讨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物流创新能力。本书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案例,重点阐述了物流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提升途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能力和物流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准备、用人单位对物流创新能力的需求分析、物流创新能力的获取方式、物流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案例以及部分实践创新类教改论文。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实践课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供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
前言
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提到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战略高度。近年来,随着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社会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一些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然而,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未达到社会预期,高等院校在物流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途径和办法,尚未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因此,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历经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硕士点(1979年,物资管理工程,1984年更名为物资流通工程)和博士点(1996年,物资流通工程,1997年并入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首个具有本、硕、博完整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所在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2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北京交通大学的物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把这些经验整理出来,著成本书,可供国内其他高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借鉴。
本书以物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结合物流实践创新的发展现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借助企业物流管理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的实践资源,结合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全面探讨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物流创新能力。本书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案例,重点阐述了物流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提升途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能力和物流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准备、用人单位对物流创新能力的需求分析、物流创新能力的获取方式、物流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案例以及部分实践创新类教改论文。
本书作者由从事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的教师组成,他们同时也是物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本书由赵启兰、张力、卞文良制定编写提纲,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由赵启兰、邢大宁编写,第二章由兰洪杰编写,第三章由卞文良编写,第四章由唐孝飞编写,第五章由章竟编写,第六章由章竟、赵启兰、卞文良等编写。全书由赵启兰、张力统稿,研究生孙大尉、白鸽、刘艳楠、杨世龙、腾岚、刘宗熹等参加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本书参考了所列参考文献中的部分内容,谨向这些文献的编著者以及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所有领导和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创新能力1
一、创新的含义与特征1
二、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2
三、创新能力3
四、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5
第二节物流与物流创新能力6
一、物流的含义6
二、物流创新能力7
三、物流创新人才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8
第三节物流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及安排9
一、更新教学理念9
二、多层次设定教学目标9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9
四、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的课程体系14
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15
六、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16
第二章创新素质准备18
第一节创新素质概述18
一、创新素质的内涵18
二、创新素质的潜在要素18
第二节创新素质内部结构20
一、 创新意识20
二、 创新能力20
三、 创新人格21
第三节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构建22
一、创新之基础:通识教育体系22
二、创新之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7
三、创新之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29
四、创新之体验:创业教育32
五、创新之技能:实践中培养33
六、创新之动力: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36
七、创新之主导:创新型师资队伍38
八、 创新之控制:评估体系42
第三章用人单位对物流创新能力的需求分析44
第一节用人单位的物流岗位设置44
一、物流相关部门的职能范围44
二、物流相关部门的岗位设置45
三、用人单位的物流岗位设置示例45
第二节物流岗位对创新能力的要求47
一、创新能力47
二、物流创新及其对能力的要求47
三、物流创新能力需求调查48
第三节企业对物流创新能力的评价49
一、物流创新能力评价的组成49
二、企业物流创新能力评价流程49
三、企业物流创新能力评价方法50
四、示例52
第四章物流创新能力的获取方式66
第一节创新思维培养66
一、创新思维及其作用和意义66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67
三、创新思维的形式69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72
第二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6
一、概述76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特点、作用与意义78
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利用80
四、案例分析82
第三节自我创新能力培养84
一、概述84
二、创新型毕业设计86
三、社团活动驱动创新能力的培养87
四、科研项目驱动创新能力的培养87
五、科技竞赛驱动创新能力的培养88
六、志愿者89
七、创业90
八、贴吧讨论区92
第五章物流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案例93
第一节物流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案例93
一、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3
二、北京东六元物流有限公司96
第二节理论教学的实践创新环节设计98
一、校企合作的创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给本科生上课98
二、“物流学”课程的实践创新案例100
三、“绿色物流”课程的实践创新案例109
四、“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117
第三节自我实践案例125
一、创业大赛案例125
二、大学生创新项目案例135
三、物流设计大赛案例146
第六章实践创新类教改论文(选登)158
教改论文一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创新制度158
一、引言158
二、轮岗制度158
三、定岗制度160
四、定研制度160
五、总结161
教改论文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及其培养162
一、引言162
二、创新与创新能力162
三、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163
四、实施建议164
教改论文三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研究164
一、引言164
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165
三、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166
四、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166
五、结论168
教改论文四物流网络构建与比较分析169
一、引言169
二、国内外废旧电池回收管理现状169
三、区域性废旧电池回收物流网络的构建170
四、具体成本分析及比较175
五、结论176
附录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部分成果177
附录A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77
附录B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178
参考文献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