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画家李小天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个女孩,于是辞职由广州奔向上海,但是却意外的在火车上认识了女孩笑笑。李小天到上海之后却发现自己被耍了,然后他便和笑笑恋爱了,发生了一连串或温馨或有趣的恋爱故事。作品随意截取生活的各个断面,自由组合、拼贴,风格浪漫而感伤。
一、双封书装,青春时尚兼顾经典收藏的设计理念,品相上佳;
二、蒋峰是“郭敬明的80一代”里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深受主流文坛赞誉,并得到著名导演张艺谋、叫兽易小星的高度评价,多次摘得主流文学奖项,是新一代青年作家中的实力派。
三、书系收录自出道以来,蒋峰最重要的代表长篇作品,每部作品均做了最新修订,辅以新序以及创作谈等最新内容,同步出版统一亮相;
四、多部小说如《为他准备的谋杀》等在影视剧筹备中,未来将拉动图书销量的增长;
二○一二年春天我在南京,有天下午去一家书店避雨。很小一张门面,要弯着腰下几级台阶才能进去,里面几乎没有灯,所有的书都零散地堆在地上,我要跟跳房子一样找地儿下脚。书架上反而没几本书,仿佛从书架到书垛是条单行道,读者把书从架上拽下来,翻几页扔在书垛上,老板就懒得把它们再一一塞回去了。我以为挑不出什么,可在雨停之前还是找到两本书准备结账,一本是梁实秋的集子,他是我在写作文的年纪就喜欢的作家;另一本是我朋友的旧作,以前见到他都是假装看过这本书,读一读让自己别那么心虚。诡异的事情在结账时发生了,我拿到门口问老板多少钱。他一脸茫然,皱眉看着我。我知道这种小书店价钱不定,有些是全价,大部分会打折,具体的折扣要看出版的年份和版次,甚至要考虑那年代的物价,这是个复杂的换算。他把两本书放到公平秤上,告诉我一斤二两,算我七块。我没明白,问他怎么算的。好像我在怀疑他的业界良心,他让我再看秤,指着上面的数字大声说:“六块一斤,十元两斤。”
这是让每个写作者都会心碎的一句话。我去过很多城市、很多书店,我从没想过会在这里问出菜市场一样的口令——这书怎么卖的,多少钱一斤?而事实上,菜市场也很难找着比十元两斤更便宜的东西。猪肉十五元一斤,牛羊肉三十元一斤,香蕉苹果也不止这个价。真的,每个字要写多重才能生存?
我十四岁立志当作家,十八岁开始写作,小时候以为作家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像歌德那样高光,像卡夫卡那样阴暗,像拜伦那样多情,像福楼拜那样孤独,像格林那样居无定所,像厄普代克那样足不出户。他们都写过好书,都曾激励我前行,可我从来不敢想象,有一天这些大师的作品就像牛羊肉那样滴着血,放在秤上论斤卖。
对文学而言,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视听艺术更快捷、更准确地替代了文字阅读;人均每年读书不到五本,其中还算上中小学生的二十本教材;图书出版每年以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向下递减;近十年的研讨会都在讨论文学是否已死,或是还有多久会死;那些剩下的作家,仿佛邪教成员一般稀少而古怪。这种种的一切让我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质疑:最初的梦想是不是一个死胡同?十五年前王小波就自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他说他要做那个反熵的人,他认为他有文学才能,他要做这件事。他提醒过我们做这件事有多苦,只是他没说有那么苦,而且十五年后会更苦。
我于二○○四年出版第一本书,到现在正好十年,陆续出版几本长篇。或好或坏,但我一直在努力。有过一些吹捧之辞,说我如何坚持,如何有实力、有潜力,早晚成大器。这些恳请不要再讲,听起来说起来都像是酒醉之后的失败之音。说多了没意思,我肯定往前走。也有人劝我做些富贵事,反问我,继续写作有意义吗?难道写得过博尔赫斯吗?说这话的是前辈,我担心是好意,所以没翻脸离席。我想回答他,首先,我也不知道我下一部作品能不能写得过博尔赫斯,他站得再高也没挡着我的路;再说,就算写不过,就算一万个写作者才能顶出一个博尔赫斯,我起码可以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白骨贡献一个单位,不要那么怀疑地看着我,我没粉饰自己,总要有人做白骨。
这十年所有审判文学的研讨会我都没参加,我不相信文学会死,我不相信我的梦想是一个死胡同。没有理由,我必须信,因为只有相信这些,我才有力气干好这件事。也许这些可以解释,我为什么还要写作。这是文学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代,要是文学哪天真的守不住了,那我就做一个文学守陵人,告诉来往的后人,文学曾经葬在这里。
二○一四年五月
蒋峰,1983年出生,长春人,双子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诚客优品签约编剧。
代表作有《维以不永伤》《淡蓝时光》《恋爱宝典》《为他准备的谋杀》《白色流淌一片》,部分作品被译介至俄罗斯、法国等。
叫兽易小星、导演张艺谋赞不绝口,是80后作家群里受到主流文坛赞誉最多的作者之一。
想什么呢?她敲着车窗问。
他没听见,经过一夜的锤炼,两只眼睛都瞪得发直了。
她想起昨晚的谈话,试着回到采访腔调问,您现在是在一片空白中享受您的生活吗?
也不全是,他摇开车窗,一脸茫然地望着她说,我在想,我怎么才能做到什么也不想。
就算是不上班,也总得做点什么事来赚钱生财啊。这是李小天入住半个月以来让他苦恼的众多问题之一。笑笑说他可以摆地摊做些小买卖。这样没什么时间限制,想在家发呆就可以随时发呆,她说。
小天摇摇头,认为这些工作毫无创意,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这样做,不过他倒是觉得能从最近读到的故事受些启发。小说名字叫《呼喊特里莎的人》,大致讲一个人在广场上对着一排高楼大喊特里莎,几个热心人过来帮他一起喊,大家数好一二三,一起喊——特里莎!虽然有许多住户打开窗户观看这一奇境,但没一个是特里莎。人越来越多,女孩的名字响彻整座城市,可是没人注意那第一个呼唤特里莎的人早就离开广场了。
笑笑讲以前有一人在街上一直仰头,弄得好多人都跟着仰头望。结果发现那个人只是流鼻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