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明与文化的区分
让我们先看几组例子。
动物大都有鼻涕。 改革开放前, 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没有餐巾纸, 人们大都用手帕擦鼻涕。 与其他动物相比, 人是文明的, 其他动物没手帕擦鼻涕则是野蛮的。 有一次, 我参加一个文化会议, 见到一位穿藏青色西装的老朋友, 其上衣口袋里插着一块天蓝色的丝绸手帕, 迎面而来。 当他走近时, 我就说:“老兄, 你今天太高雅啦!” 他说: “老弟, 你取笑我吗?” 我说: “你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丝绸手帕是用来擦鼻涕的吗?” 他说: “那当然不是!” 我说: “正因为这块手帕给人带来美感,不再承担擦鼻涕的功能, 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上升为高雅了。”
又比如, 穿着一件普通衬衣是文明, 因为人不能不穿衣服, 不穿衣服就是不文明; 如果衬衣上用手工绣了很多精美绝伦的花, 那就是文化的作用, 因为它□□了功能性的需要, 给人带来美感。 同样道理, 女士们脖子上戴着项链、 手腕上戴着手链、 手指上戴着戒指、 耳朵上戴着耳环, 都是文化的作用。
二 文化的定义
(一) 中国古代 “文化” 是指文治教化
汉代刘向 《说苑》 一书中首次出现 “文化” 一词。 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这就是说 “文化” 仅仅指与□□□□相对应的文治教化, 即以体现封建伦理道德的诗书礼乐来教育感化世人, 是统治者驾驭人民的手段, 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文化” 的含义。
(二) 拥有现代内涵的 “文化” 定义
现代汉语中的 “文化” 一词, 清末才从西方经日本传入。西方的 “文化” 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 它的意思是耕种、 居住、 练习、 注意等等。 法文的 culture, 也是栽培、 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 比中国古代“文化” 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1871年,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Edward Burnett Tylor) 在 《原始文化》 一书中给 “文化” 下了定义:“包括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是世界上□□个拥有现代内涵的 “文化” 定义。
1952年, 有两个美国人把全世界学者从1871年到 1951年对 “文化” 下的定义都找出来, 竟有一百六十四种, 相当于平均每年产生两种新定义。 如今, 世界上对 “文化” 的定义也就更多了, 有人估计不下五六百种。
(三)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 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 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文化, 所指的仅仅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通常, 我们所说的文化, 指的就是精神层面的狭义文化。
(四)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 人们常到饭店里吃饭, 刚上桌就会发现餐桌上的菜肴是一道一道分开的, 饮料和酒也是一杯一杯分开的。 这是 “饮食文化” 的一种表现。 大家吃完饭, 服务员就把桌子上所有的剩菜、 剩饭、 喝剩的饮料, 统统倒进泔水桶里, 然后运到养猪场给猪吃, 猪吃的这种食物就叫 “饲料”。 其实, 猪饲料和人的食物的营养是相似的, 但吃的方式大不一样。 可见,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